第九十五回卿尚未字(第1/2 頁)
王攸牽著黛玉的手來到一園圃跟前,指著裡頭栽種的事物對妻子說道:“夫人,可認得此物?”
林黛玉踮起腳向內張望了一眼,然後快速撇過頭,冷哼了一聲,沒說話,只顧著用手中的團扇扇風,好驅散暑氣。
王攸也不生氣,這齊家之道本就在於一個‘穩’字,於是彎下腰探手從園圃中摘了一朵出來,拈於拇指與食指之間,說道:“《詩經》伯兮篇有云:‘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你啊,就是太易心痗,需它來治上一治。”說著,便將萱花別在黛玉的髮間。
“傾萱,傾萱,傾心於萱。哪有什麼別的傾萱姑娘,這傾萱姑娘就是你啊。你我相識於它,難道這還代表不了我的心意嗎?”王攸望著眼前佳人,苦笑著說道。
其實剛才林黛玉在看到這一園圃的萱草時,便知道是自己誤會了王攸,可她還是希望他能親口向自己解釋一下。
“那些小人之言不過空穴來風,外加添油加醋,甚至是惡意中傷。夫人日後還是莫要輕信才好。”王攸見著黛玉眼中神色有了波動,便勸說道。
“你這‘傾萱’二字是”
“卿尚未字。”
“”林黛玉背過身,遲遲不語。
王攸以為她還在為那無中生有的外頭姑娘一事生氣,以至於不喜歡自己為她取得表字,雖然心裡有些失落,可說到底只不過是個稱呼罷了。
“你要是”
“對不住,是我誤會了你。我很喜歡,謝謝你,攸哥哥!”林黛玉笑中帶淚的說道。
“咻!”
一隻羽箭直直的自弓弦上彈射而出,經過數息之後穩穩當當的落在靶子上,連帶著原本中靶的羽箭也隨之顫動不已。
一個身披藤甲的小廝從邊上快步衝上前,再看了一眼靶子上的結果後,對著遠處揮動起手上的紅色小旗。
“好!衛兄當真好箭法,假以時日,定能為朝廷立功。”一陳姓的世襲公子拍手恭賀道。
“哪裡?哪裡?”衛若蘭謙虛的對在場一眾世家子弟謙虛的拱了拱手,然後快速回了自己的位置,盤膝坐了下來。
“衛兄何必謙虛,聽聞南省眼下倭寇海盜猖獗,屠戮我朝百姓,朝廷各部已經在商議派誰統兵南下了,這可是咱們的大好機會!”在座的皆是武蔭世家子弟,之前恭賀衛若蘭的陳姓公子又透露出一則訊息,頓時引得眾人側目不已。
衛若蘭不作聲,只顧喝茶。
少時,只聽得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繼而又是進來幾人,正是寧國府賈珍,其子賈蓉,寶釵之兄薛蟠,邢夫人胞弟邢德全。
原來賈珍近因居喪,既不得遊玩逛蕩,又不得觀優問樂作遣。無聊至極,便生了個破悶之法:日間以習射為由,請了各世家的弟兄,及諸富貴親友來較射。又說是:“白白的只管亂射,終無裨益。不但不能長進,而且又怕壞了式樣,且立了個罰約,賭個利物,大家才有勉勵之心。”
此話一出,頓時引得眾人一片叫好。故賈珍命人在天香樓下箭道內,立了靶子,又規定每日早飯後來射靶子。
“喲,哈哈。諸位世兄弟在討論什麼呢,這麼熱鬧?”賈珍瞧著場間熱鬧,便笑著詢問道。
“珍公!”
“珍大爺!”
“將軍!”
此起彼伏的寒暄聲,恭維聲讓賈珍有些飄飄然。他作為今日東道,也是該得這份體面。
“適才陳世兄說了一則訊息,是關於朝廷有意出兵南省,解決沿海海盜倭寇一事。”有人本欲趁機攀附賈家,當即湊近了賈珍回了話。
賈珍聞言,嗤笑著擺手道:“沒這個可能。”繼而故作高深的朝著主位走去。
眾人面面相覷,皆是心生疑惑,就是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