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驚鴻一瞥(第1/2 頁)
雖說這日不及六月初四來往寧國府弔唁的人多,但仍有與賈家交好的官員前來祭拜,其中不乏有認出王攸之人。
王家的事很奇怪,至今想來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官面上透露出的訊息是王家父子二人皆犯了今上忌諱,以致於此次孝慈縣之行天自駕前唯有王氏一門無人隨班,而更讓人意外的是天子對王子騰的懲處。
只是輕飄飄的一句降職,由掌兵三十萬的鎮北大都督降為原本的九省檢點,而後就沒了下文。相較於做老子的王子騰,這當兒子的王攸卻是受罰最重,削官罷職不說,還被關入詔獄當中折磨了數日才被放出來,詔獄當中的事大家都是諱莫如深,不敢細究,除此之外,連帶著其妻子的誥命一道被收了回去。
今日王攸夫妻二人出現在人前,自然也少不得眾人議論,只是言語不一罷了。
史太君自回話的小廝口中得知外孫女林黛玉前來,心情自是難以自抑,說來上次見到後者,還是在兩個多月前的宮中,即林黛玉為救夫敲響登聞鼓那日。
這一晃過去兩個多月,也不知她過得如何,那王家小子近來也是不大如意,又不知他待黛玉如何,今日來此又是如何
史太君心思電轉,她活了這麼大歲數,哪裡看不出來賈王兩家的明爭暗鬥,寶玉對王攸娶林丫頭的耿耿於懷,鳳丫頭賈璉夫妻二人貌合神離,王夫人,薛姨媽姐妹二人的金玉良緣,現如今連東府這邊也對王家之人產生了不滿。
賈珍眼睛中一閃而過的恨意,哪裡能逃的了她的眼睛,只不過她不想管罷了。
只要王家的天沒塌,那麼一切就沒有大礙。
王子騰比賈政大不了幾歲,想來王氏一門在他手中再撐個十幾年不成問題,十幾年後,王攸,寶玉這些孩子也早就成長起來,必能獨當一面的,如此賈王兩家仍然能夠延續數十年,如此,她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甄老太妃,賈敬的先後去世讓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身後之事,她享福了一輩子,孫子孫女,重孫子,重孫女,有的她都叫不上名字來,可這些孩子們的將來,她不得不去考慮。
只因她是眾人口中的老祖宗。
聯姻只是一種手段,能夠延續家族榮光才是當家人真正要深思熟慮的。
史太君轉頭看向王夫人,後者察覺到老太太的目光,趕忙折下腰,請示道:“老太太,我出去瞧瞧。”
史太君點了點頭。
雖說眼下在寧國府內,可王夫人畢竟是王家的姑太太,如此也不算失了分寸。按理說鳳姐前去迎接最是妥當,可王熙鳳因病眼下不在此處。
少時,只見一對璧人經王夫人領著自大門而入,場間眾人的目光也齊齊看向王攸夫婦。
“王家打祭銀——五百兩!”只聽得門上傳來一聲報數,聽在賈珍耳朵裡,賈珍趕忙給兒子賈蓉使了個眼色,後者雖不情願,可還是裝著樣子快步上前給王攸作揖行禮,以表謝意。
王攸目視前方,看向靈前牌位,上書‘寧國公之孫’,‘乙卯科進士’,‘五品之職’,‘賈公敬之靈位’,自遞香小廝手中接過火香,靠在一旁的白色蠟燭上點燃,揮去火苗,肅穆對著賈敬之靈柩拜了三拜,將香插入鼎爐當中。
禮畢,王攸踱步來到賈珍跟前,拱手說道:“珍大哥,請節哀。”
賈珍早已不是毛頭小子,這面上神情的把控自然是手到擒來,只見他面露哀色的感激說道:“多謝!”
王攸此次代王子騰前來弔唁祭拜,自然也得照顧到眾人的情緒,適才在門口遇見姑母王夫人時,他就清楚這些賈家人的心思。
姑母看向自己的眼神當中有憐愛,有疼惜,但也有不甘,而這份不甘緊跟著化成一團怒火,直直的燒向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