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豫王的威脅(第1/2 頁)
李令月沒料到豫王李奉陽會親自駕臨道觀,武后的忠告猶在她耳畔響起:
‘豫王那老傢伙心眼小,能不得罪,儘量不要招惹!’
李令月深呼一口氣,一甩浮塵,對輦駕上的豫王躬身行了個道家禮:
“貧道太平觀觀主李令月,見過豫王殿下!”
李令月用的是道人的身份跟豫王見禮,自然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一是不想矮了輩分,管對方叫爺爺;二是背靠天道門,把對峙雙方放在天道門和豫王府身上,而不是公主與親王之間。
“呵呵!瞧瞧本王這記憶,都老糊塗了!”
李奉陽撫須一笑,朝管家使了眼神,輦駕被慢慢放在地上,管家攙扶著他走到李令月面前。
下一刻,在李令月驚愕的眼神中,年過七旬的李奉陽居然朝自己一躬身,主動賠禮道歉:
“昨日你郡王叔帶人私闖道觀,差點攪了你入道的大事,著實有些混賬,所以本王今日前來,是專程替那不孝子給你賠個不是,等帶他回去後,必定嚴加管教,丫頭,可願給王皇爺一分薄面,此事就此作罷?”
這話一說完,反倒把李令月整不會了。
她本以為李奉陽是來興師問罪的,不成想,對方一上來主動賠禮道歉。
按輩分,李奉陽可是她爺爺輩,居然肯放下顏面給她一個晚輩道歉,且不論她受不受得了起,關鍵對方的姿態放的很低,也不避諱郡王的過錯,如此誠懇的態度,實在讓人挑不出毛病。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對方擺出想要和解的誠意,李令月就算再怎麼強硬,也不能故意找茬不是,否則有理也就變成無理了。
阿孃不是說豫王心眼小嗎?怎的今日一見,這格局,這肚量,簡直大到天上去了。
不管對方是不是採取‘以退為進’或者‘先禮後兵’招式,李令月總要先試探一番再說,遂跟對方打起了太極:
“豫王說笑了,貧道只是一個小小的觀主,郡王之事,豈是貧道能左右得了的,豫王深明大義,貧道深感敬佩!”
李奉陽見李令月還是以出家人自稱,並且刻意疏遠雙方關係,不由得眉心一凜,很快,又展顏悅色地笑道:
“公主雖是出家人,但終是我李氏子孫,不會連我這個王皇爺也不認了吧?”
“豈敢,豈敢!王皇爺在貧道心中,永遠都是可敬可親的長輩,只是如今身在天道門,凡塵俗事自當放在一邊,還請豫王莫怪!”
李令月嘴上說著,心中卻是一個勁兒的鄙夷:你兒子舉刀想殺我,你又來找我攀關係,你當老孃是軟柿子麼,想捏就捏!
“無妨!本王今日是為你郡王叔而來,咱們且先坐下來慢慢品茶!”
李奉陽仍保持著彌勒佛似的微笑,他身後的管家一拍手,道觀外走進來一群王府下人,其中有男有女,這些僕人進到觀內後就各自忙碌,有鋪地毯的,有放置桌椅的,有搬弄屏風的,有搭建帷幔的,有碾茶燒水的……不到半炷香時間,他們竟在廣場上搭建了一座露天茶室。
“公主,請!”豫王虛抬手臂,對李令月做了個請的姿勢。
李令月心知對方不肯罷休,只得硬著頭皮走進帷幔,與豫王相對而坐,一邊吃茶,一邊打著太極。
李奉陽端起茶盞,吹了吹茶沫,瞟了一眼李令月,不陰不陽地說道:
“我那不孝子被文刺史關押在府衙大牢,你開個條件吧,如何才肯放他出來?只要豫王府能辦到,你儘管提就是!”
李令月懷抱浮塵,眼眸未必,裝著一副出家人的模樣,腦子裡卻在快速地思索豫王反常的舉動。
按理說,豫王完全沒必要親自上道觀找自己,以他在洛陽城的地位,不僅是備受恩寵的親王,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