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撣東,南撣邦,南佤邦攻守同盟(第1/2 頁)
12月22日,皎梅市已恢復寧靜四日,政府軍的撤離留下了空曠的街道。
然而,曼德勒省內,政府軍的十萬雄師仍駐守待命,他們的戰機時常掠過皎梅市上空,但如今這些戰機只敢謹慎地在高空盤旋,避免低空飛行帶來的風險。
畢竟,這些戰機對於政府軍的空軍來說,是珍貴的資源,損失一架即少一架。
此次政府軍在皎梅市的失利,更是加劇了政府軍內部的紛爭與裂痕。
與此同時,果敢同盟軍憑藉近期的勝利,收入頗豐。
彭昌龍本就胸懷壯志,他決定在情報工作上加大投入。
果敢邦從倭國和棒子國得到了驚人的240億美元,這對於果敢邦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彭昌龍慷慨解囊,毫不吝嗇地將10億美元撥給安全情報局,用於情報蒐集與分析。
然而,他深知情報工作的複雜與艱難,僅憑現有的情報人員難以滿足需求。
於是,他毅然決定花費100萬系統積分,從系統中召喚了1000名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將分散到緬甸各地,為果敢同盟軍提供多元化的情報支援。
在徹底解決撣邦和克欽邦的威脅之前,彭昌龍並不希望與政府軍發生大規模衝突。他深知撣邦對於果敢同盟軍的重要性,作為大後方,只有確保撣邦的穩定與安全,才能充分發揮其戰爭潛力。
此刻,在撣邦南部的孟東縣,三位領袖齊聚一堂。
撣東同盟軍的吳林、南撣邦軍的召世耀以及南佤邦同盟軍的包星宇,他們微笑著握手致意,彷彿過去的恩怨已經煙消雲散。
三人共同謀劃著未來的戰略與佈局,為彼此的未來描繪出一幅壯麗的藍圖。
在孟東縣的會議室中,撣東同盟軍的吳林、南撣邦軍的召世耀以及南佤邦同盟軍的包星宇,三位領袖圍坐在一張雕刻精美的木桌旁。
吳林目光如炬,率先打破了沉默:“各位,今日我們齊聚一堂,為的是共商大計,抵擋那日益強大的果敢同盟軍。”
召世耀輕輕點頭,表示贊同:“果敢同盟軍近年來確實勢如破竹,但我們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只是,我們需要更加緊密的團結與協作。”
包星宇接過話茬:“確實,我們三方雖各自為戰多年,但面對共同的敵人時,應當摒棄前嫌,攜手共進。”
吳林點了點頭,繼續道:“此次會盟,我們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確保我們的行動能夠協調一致,不給果敢同盟軍留下可乘之機。”
召世耀沉思片刻,開口道:“首先,我們需要在情報方面加強合作。果敢同盟軍擅長利用情報優勢進行精確打擊,我們必須設法打破他們的情報網路。”
包星宇補充道:“我們可以共同出資,建立一個情報共享平臺,讓我們的情報人員能夠實時交流資訊,共同分析敵情。”
吳林點頭表示贊同:“這是個好主意。同時,我們還需要在軍事上進行合作。果敢同盟軍的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召世耀接著道:“我們可以共同組織一支聯軍,由三方精銳部隊組成,專門負責對付果敢同盟軍的精銳部隊。”
包星宇補充道:“我們還可以利用地形優勢,在邊境地區設下重重防線,讓果敢同盟軍無法輕易突破。”
吳林點頭表示認可:“這些措施都非常必要。但是,我們還需要在物資和後勤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召世耀介面道:“我們可以共同採購武器裝備和彈藥,確保我們的部隊能夠有足夠的火力支援。”
包星宇補充道:“我們還可以建立一條後勤補給線,確保我們的部隊在戰鬥中能夠得到及時的補給和支援。”
隨著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