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振臂一呼(第1/3 頁)
\"速去收集靈燈,不得耽誤片刻!\"
\"快傳令,立即執行!\"
\"各位一同出手,縣尊有令,務必悉數收回飛天靈燈,不得遺漏!\"
……
事態突變,執事張寶等人根本來不及領悟其中深意,為何縣令張威竟焦急如焚至此?他們只能本能地嘈雜應答,匆忙奔向縣衙之外。
他們不解張縣令的憂慮,而在縣衙大門外等候與張縣令相晤的周氏家族更是困惑不已。目睹張寶率眾衙役、僕從慌張掠過身旁,卻並未引領他們進入縣衙面見縣令,周家人頓時怒火中燒。
“執事,縣尊此刻正在忙何要務?怎還未傳喚老夫相見!”
“王堂頭,縣尊平日裡並非此般行事之人,莫非其中有你從中搗鬼不成?”
“哼,家父或許只是遭遇了邪修之徒的綁架,並非不能安然歸來。爾等此舉,未免過於急於另尋依靠了!”
……
情急之下,人們的言行往往會失去理智。主簿周崇的兒子及宗族子弟亦未能例外,紛紛聚攏過來,擋住了張寶和捕快、衙役們的去路,口中連珠炮似的發出質疑或譏諷之辭。
“非也,縣尊言道,這夜空中的燈籠含惡意之深。必須先行盡數銷燬。”
“縣尊命我等周家眾人相助,務必先清理燈籠,方有可能解救主簿大人於危難之中!”
“那些燈籠必定與主簿大人失蹤一事有所關聯,還望諸位能夠鼎力相助,暫且讓出道路!”
……
張寶等人無可奈何,只得停下步伐,先安撫周崇之子及其族人的情緒。這樣一來,他們的行動愈發遲滯,混亂不堪。尚未與周家人解釋清楚,空中掛著的燈籠已有部分燃燒殆盡,開始緩緩墜落。
“不得撿拾,切勿觸碰。縣尊有令,任何人不得撿取燈籠!”捕快首領王七心急如焚,一把推開擋在他前面的周家子弟,直衝向燈籠即將落地之地。
原本王七就因不受主簿周崇賞識,遂暗中投效縣令張威。如今周崇陷入困境,正是他表露忠心的大好時機。至於周崇日後迴歸之事,則可待其有機會歸回時再議。
“失禮,失禮,在下速去速回,速去速回!”聰明如王七者不在少數,其他衙役也紛紛避開周家人的阻撓,各自追向那正緩慢降落的燈籠。
然終究慢了一步。定安縣城內的居民,平日裡難得遇見如此新奇之事,初見這條燈籠長河劃破天際,無不驚奇萬分。
待看見有燈籠飄落自家附近,如何能按捺住不撿拾之心?就算不貪圖燈籠之美,單是燈籠下方垂掛的細絹拿回家洗淨後,也可縫製成抹額短褲穿戴。
於是,不論男女老少,皆爭相湧上街頭,爭搶燈籠帶回自家。待張寶、王七和捕快們趕到現場時,哪裡還有半個燈籠的蹤影?
而懷有逆反心態的民眾並不止一個。張寶等人越是大聲呼喝,要求百姓交出那所謂的“靈引燈”,便越是激起百姓對其的好奇。
“當家的,你看這白絹上寫的可是密咒?”
“快丟掉,快丟掉,小心招惹災禍臨頭!”
\"啊,這素色仙絹之上竟有符篆留存,還帶有修士的手澤印記!\"
\"趙道友,你精通古篆,速速解讀其上之意!\"
\"似乎乃是一紙供詞,此處分明是以靈力捺下的法印認可!\"
\"涉及周真人--慎言--\"
夜幕之下,定安縣的百姓於燈火熠熠的燈籠旁,發現仙絹之上的神秘字跡。
有人鼓足勇氣,暗中揣摩那仙絹之上記載的秘辛究竟為何。
未曾等到張寶領著一隊修為低微的衙役收繳那些載有資訊的孔明燈,白絹上的內容已然悄無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