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李天明(第1/2 頁)
黃允行臉色驟變,整張臉瞬間沉了下來:“你想說什麼?該不會你以為這個是假貨吧?”
“李天明,我告訴你,這可是從美國佳士得拍賣行買來的,那個地方是不可能有假貨的!”
李天明則微微一笑,揮揮手示意黃先生不必激動:“黃先生,您別誤會,我沒說它是假貨。”
“哦?天明,那你給咱們分析分析,這青銅鼎具體是什麼來頭?”唐雲擎興趣盎然地發問。
此刻,唐雲擎的秘書盧超察覺到了微妙的變化——唐雲擎對李天明的稱呼已有所改變。
原本直呼其名,現在改稱“天明”,雖說僅僅省去了一個姓,但這其中的區別可謂天差地別。
身為市委一把手的秘書,盧超心中默默加重了對“李天明”的關注程度,並將其標記為重點建立情感聯絡的物件。
“這樣的鼎一般確實是商周時代的器物,有一種鼎叫做小分檔鼎,為何如此命名呢?大家不妨一看。”
李天明邊說邊指向鼎身上:“因為它分為三個面,每面上都刻有一幅巨大的饕餮紋飾,同時又有雙耳,看上去緊湊有力。”
聽到這裡,眾人都點頭贊同,因為李天明描述得相當準確。
不過大家都知道,李天明接下來肯定會話鋒一轉。
“不過遺憾的是……”
“這饕餮紋飾中的獸面力度,不像商周時期那樣兇狠神秘,這個饕餮紋是比較簡化的版本。”
李天明接著指向饕餮的眼睛繼續說明。
“請大家再看這個類似‘臣’字形狀的眼睛,做得也不符合商周時期的規範。商周時期的‘臣’字眼,上眼皮翹起,下眼皮彎曲,中央是一顆橢圓形的眼珠,並且眼珠一定位於眼眶內。”
一位官員走上前來仔細觀察後疑惑地說:“但這眼珠好像在外邊呀。”
李天明點頭承認:“沒錯,這個眼睛的位置超出了饕餮紋眼眶的範圍,製作手法與商周時期不同。”
“再來看這青銅鼎底部的工藝,可以說是三層工藝,帶有底工的雲雷紋飾。不過這個雲雷紋的走勢非常隨性,缺乏商周時期那種規整,顯得較為散亂。”
“另外還有它的材質,表面上呈現金黃色,但它並非黃銅,實際上是用青銅鑄造的……”
“我仔細檢視了一下,這個鼎之所以呈現黃色,其實是經過了鎏金處理,然而鎏金工藝並不精細,僅僅是粗略地鍍了一層金。”
“例如這兩隻耳朵只鍍了一半,鼎身也只是主要部位鍍了金,我們現在看不到底部,估計也沒有進行過鎏金處理。”
李天明逐步深入、條理清晰地講解,聽得眾人目瞪口呆。
站在旁邊的邱力言驚訝不已,他真沒想到李天明對於青銅器的研究竟然如此深入,連這些複雜知識點都一一觸及。
而且其中一些內容,就連邱力言也只能略知一二。
換言之,如果讓他去評價解說,恐怕只能泛泛而談,無法像李天明這般細緻入微。
“天明,這麼說來,這尊銅鼎並非真品了?”唐雲擎追問。
李天明搖搖頭:“我只是說它並非商周時期的作品,而是清代的東西。”
“清代的?你可別胡說八道。”黃允行一聽此言,大吃一驚,清代的青銅器哪有價值可言。
李天明淡然回應:“清代饕餮紋鎏金鼎式爐,這才是它的正確名稱。”
邱力言點點頭,顯然李天明的說法並無錯誤。
“那這尊銅鼎值多少錢呢?”一位官員提問。
“根據當前的市場行情……”李天明瞥了黃允行一眼,彷彿在暗示對方要做好心理準備。
“大約在十萬元到十五萬元人民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