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勢已去(第1/2 頁)
此時的劉邵對大臣依舊存有疑心,故而依舊沒有召開朝會,只是令蕭斌一人單獨入宮,並安排在了一處偏殿召見。
接到詔令的蕭斌此時正在城外大營整飭兵馬,此時聞得劉邵召見一時間欣喜莫名,還以為天子回心轉意,要勵精圖治,當即棄了手中軍務轉交給麾下將領魯秀後便匆匆換上朝服前往覲見。
約莫到了晚飯時分,蕭斌抵達了偏殿之外。向來謹慎的他在讓太監通報劉邵後便直接跪在了殿外。
而平日裡驕橫跋扈慣了的劉邵在見到蕭斌後竟一反常態的主動上前,親自將跪下的蕭斌扶了起來,還不停的對他噓寒問暖,弄的蕭斌一時尷尬莫名。
沒辦法,這時的劉邵是真的怕了,他雖然荒唐但絕對沒有到昏聵的地步。朝中的親信雖多但是裡面可以稱的上謀臣的人恐怕只有蕭斌一人。而且其還緊緊掌握著京城的兵權,劉邵能夠怠慢任何人但唯獨不能怠慢了他。
二人進入大殿後,劉邵也不做遮掩,將先前張么送來的情報和盤托出。
蕭斌聽到沈慶之臨陣倒戈之時並沒有顯露出太多的驚訝,顯然是早有預料,思索片刻後就在坐中出言道。
“沈慶之與那劉駿並肩作戰多年,恐怕先前早有來往,故而他臨陣倒戈並不奇怪。旗下荊雍兵雖然難纏但是其孤軍一支也難成氣候。不過還請陛下寬心,臣以為眼下咱們只要做好兩件事便可平定叛賊,保陛下江山無虞。”
“哪兩件事?”劉邵言語明顯有些迫切。
“為防止事態擴大,臣斗膽請陛下加封一批在外的封疆大吏,以此來籠絡人心。甚至不求他們出兵相助,只要隔岸觀火,不去支援劉駿咱們便多了幾分勝算。”
劉邵遲疑了片刻,最後還是應聲答道。
“好,就依著將軍,明日朕便明發詔令。那第二件事呢?”
“劉駿倉促起兵,立足未穩,倘若待到有地方州郡跟隨他的響應,等到其壯大力量反而難以對付。”蕭斌離開椅子順勢單膝跪倒在地。“如若陛下願信任臣,臣願提攜一旅之師速破敵軍,將叛亂扼殺在搖籃裡。”
劉邵聽到此語瞬間眉頭緊鎖,開始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盤。
建康城中的兵力不多,真要出去迎戰劉駿恐怕城中的兵馬至少要被他帶走大半,萬一他蕭斌臨陣倒戈他不就完了?
沒辦法,造反上位的他對這一類東西有著格外的警覺。
蕭斌看到劉邵遲遲不言語以為陛下不信任自己的軍事能力,於是繼續說道。
“陛下若不信臣,臣願立下軍令狀,若不能破敵甘願赴死!”
劉邵趕忙將其扶起,喟然嘆道。
“老將軍的能力朕是知道的,不是朕信不過將軍,只是這城中兵少,委實經不起折騰。這建康城高大堅固,不如就在此處以逸待勞。”
“陛下,倘若大軍留在此處,便是坐等那劉駿收服各州兵馬,到時候大軍壓境,就算這建康城是銅牆鐵壁也擋不住那千軍萬馬啊!”
蕭斌的話已經有點帶著哭腔了,可還是無法打消劉邵的疑心。
“朕意已決,將軍不要再說了。天色不早了,張么,送蕭將軍回府歇息。”
蕭斌看著劉邵滿眼的全是無奈,甚至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他昔日隨劉邵造反只是想著能夠扶搖直上,現在上是上去了,但是這劉邵真的望之不似人君。
早知道他劉邵當皇帝是這個樣子,他又何須揹負著大逆不道的罵名陪他去弒君?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隨著劉邵作死的行為一起付諸東流,甚至還要搭上自己全家的性命。
蕭斌看著天空中射來淒冷的月光,臉上寫滿了絕望。
自劉寒誓師後的十幾日裡,宋軍一路勢如破竹,在連續攻克了數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