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見英雄略風骨 > 第14章 極盡酌情

第14章 極盡酌情(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從煉天鼎開始長生我靠表情包殺成一字並肩王!武林風雲崛起之路劍指京城,世子他權勢滔天!劍之遙蓮花樓:十年生死不思量綜武:魏武遺風,夫人的香裙青鋒傳皇天無極經伏妖誅邪錄武俠遺憾大彌補我在綜武召喚第四天災當射鵰眾人觀影神鵰故事火中重生:烈焰之魂!高手留步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久仰大俠人在雪中:悟性逆天六歲劍開天門大秦:新世紀我乃明教大宗主

君子令,還是君子令!這完成它特殊使命的“虎符”,被束之高閣,成為一種最高榮耀的象徵,自古以來,虎符是戰爭的延續。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作為朝廷發給地方官或駐軍將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諸侯,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堪合驗真,才能生效。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史載,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國平原君的夫人為魏國信陵君之姊,於是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令老將晉鄙率十萬隊救援趙國,但後來因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的夫人如姬密謀,讓如姬在魏王寢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這就是虎符最早的使用,後來經歷秦漢乃至魏晉都沿用不衰。

當時陳宣帝陳頊他是高祖武皇帝陳霸先的侄子,世祖文陳蒨的弟弟,他本來是輔佐陳廢帝陳伯宗的大臣,後廢掉了陳伯宗,自立為帝,太建五年派遣名將吳明徹趁北齊大亂之機北伐,攻佔了呂梁和壽陽,一度佔有淮泗之地。而此時助力支援陳宣帝陳頊的是楚冥獄的祆教,祆教與“名玄拘”的名姓宗族因政治的分歧開始權力之爭,最終導致兩敗俱傷,身為名姓宗族的宗主,有著“臥龍”之稱的名榭也喪身在這場角逐裡,而楚冥獄也不知所蹤,大名府名動宅開始衰落,祆教也土崩瓦解。為阻止宗族衰落,統領兩萬兵馬的將軍明寂放棄駐守建康的屏障“石頭城”,選擇率領剩下的族人進駐淮泗,最終在廣陵建立北城,自號北城王。抵禦不但也北方一統的大周和南陳,也收剿著淮泗之間的匪盜。

名鄴流落江湖,結實甘修雎與北靜荒厄,三人結桃園之義,共同立志幹一番大事業,遂創立“括易一室”組織,號召有識之士齊聚一堂,與號稱“宗師之庭”的公運予所創立的“落庭”,及“清泉石上流”和“明月松間照”的松間堂,並稱為江湖義舉六大組織。“清泉石上流”與松間堂逐漸沒落,當時僅有北靜府與北城府,它們都受陳朝首肯能自行招募兵制,而北靜荒厄就是出自北靜府,乃是北靜王府的嫡長子。而北城府也是和北靜府一樣是被賜性的異姓王,因當初助陳朝開國皇帝平侯景亂及輔助開國,所以憑功業被敕封為王,北城府也號北城,為區別於北城王明寂的北城,所以冠以一個“府”字來辨別。

“括易一室”收納大野龍蛇的草莽,組建內室與外室,開始平清宇內,自行募兵抵抗江北,後梁時不時茲擾,並聯合北城府打退後梁趁陳朝政權更替不穩時的進攻。其中調動兵馬的就是有一塊的“虎符”,雖然這是一次擅自的調兵,朝廷不予追究,但這讓名鄴覓得了契機,並暗自一人挑戰廣陵北城王明寂,最終以自己悟得的絕世武學“大趁虛設法子”破了北城王明寂的“將軍之念”,為使不至於兩敗俱傷,並表明身份曉以大義收服了北城,得到了北城王的兵符與支援。(虎符又稱兵符)

北周大舉興兵進滅北齊,大有一統南北之勢,陳朝為免腹背受敵,於是接受了名鄴的詔安,授以正式的兵權,這並有了第四塊的虎符。接受詔安的“括易一室”,激勉勵,據嚴謹,曉清明,存仁義,儼然成為了陳朝的中流砥柱,支撐著這一隅的江南半壁江山,這一年名鄴被封為“肅勇忠義持假節”大將軍,侯爵,駐守丹陽,防守長江,拱衛建康的屏障,第五塊虎符就有了一個威武雄壯的名字喚作“君子令”,寓意君子以自強不息,萬法為闢。為了擊退北周橫渡長江的進駐之勢,名鄴令義兄甘修雎持第六塊虎符掃清南境裡的內亂,組建起一支精良的水師,以防不備。北周曾聯合周邊的諸國,來鯨吞蠶食南陳,所以二哥北靜荒厄率領“

目錄
帝靈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