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兒時趣事(第1/2 頁)
六人圍坐在茶座一週,子桑雨問夜春:“打聽到了嗎?”
夜春眼眸閃著亮光,有點小激動,說道:“沈科然是先皇的人。”
“什麼意思?”子桑雨瞪大了眼睛逼問。
夜春嚥下一大口茶水,潤了潤嗓子說:
“他的父親是先皇的太傅,他從小就是先皇的伴讀。
大一點,就被他父親送去少林寺習武,再後來又送去軍營磨鍊。
太傅要把他培養為軍中將領輔佐皇上。
先皇繼位,他一直是戍邊的大將軍,所以王爺您並不曾見過他。”
那四人面面相視,沉默並十分詫異。
“先皇駕崩,他便棄官從商,在堰蕩山一帶安營紮寨,生意涉獵醫館,酒樓,糧莊等等。”
“醫館?”子桑雨問,他的腦子大概還沒有轉過來。
“對。”
“那他為何讓王妃替他小兒治病?還要拜王妃為師。”
“他小兒患病多年,尋遍城中醫館和民間郎中,包括他自己的醫館,都無法醫治。
沈科然在武郎中那兒得知王妃擅長醫治心疾,猶豫再三,還是帶著小兒來找王妃了。”
“他知道我是誰嗎?”
“那一定是知道。”
“那他為何不拜訪?”
夜春從衣袖中取出竹筒交給子桑雨說:“師爺給你的密信。”
子桑雨細讀著師傅的密信,然後燒掉。沉默著。
夜春繼續說道:“沈科然富甲一方,屯兵無數,基本都是他的舊部。
所以他為人處世低調。
師爺說,他在遠方默默地關注著你。”
子桑雨堅韌的臉上鷹眼犀利,屯兵無數?他的心不淡定了。
梁晚書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那這樣看來,沈科然在堰蕩山的日子已經不短了。
堰蕩山我們前幾年我們也去過多次,都是為了去搜尋藥材。
這麼有名的人物,我們怎麼會沒有聽說過呢?”
夜春回答道:“師爺說,他來堰蕩山之後,隱姓埋名,為人行事非常低調,從不在當地官員富豪間走動。
他在堰蕩山鎮上所有的生意都不是掛他的名號,所以瞭解他的人甚少。”
寧公子也感覺到了此人的深沉。
他說:“梁兄說得對,以長安城為中心,周邊近五十里城池的達官貴人沒有我們不知道的。
此人的確沉穩,不愧是先皇留下之人。”
因為沈科然,話題談到了先皇,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四人從小交好,每個人對先皇都非常熟悉,並且深深感受到他的親切。
先皇愛太子,也很愛太子的好朋友。當年他們三人跟在子桑雨的身邊,無憂無慮,盡情揮灑著美好的童年。
作為太子的子桑雨,從小在國子監讀書。
三位好友也在其左右,當年的老太傅,子桑雨還記憶猶新。
白慕沉沁在回憶中說:“想不到天天對我們吹鬍子瞪眼睛的太傅,就是沈科然的父親。
我現在還記得他的戒尺的滋味。”
說到這兒,他指了指其他三人,繼續說:“為什麼當初挨戒尺最多的是我呢?”
寧公子笑了笑說道:“你說呢?”
“我說?你的鬼點子最多。
每次逃課都是你的鬼主意,而每次被太傅抓回來,捱揍的基本上都是我。怎麼回事?”
梁晚書也笑了,說道:“因為你最笨,又膽小。
被抓回來一見太傅操戒尺,就老老實實的對太傅坦白我們去了哪兒?都幹了些啥?你不捱揍誰捱揍?”
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