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廣告的真諦何在?(第1/2 頁)
在後世聲名顯赫的錦衣衛,於明朝時期卻是令人心生畏懼的存在。
弘治帝挑選官員,嚴格遵循傳統的道德標準,因此,許多堅守道義之人得到了重用。
錦衣衛的權力也因此受到一定的約束。
牟斌的名字,無法像前輩紀綱那樣令孩童聞之而止哭。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的牟斌手中也握著一份《大明萬年報》。
不久前,太子曾向牟斌索要一些錦衣衛無關緊要的情報。
牟斌一字一句地研讀報紙上的內容,試圖找出可能存在的不適當言論。
萬一報紙上有不應出現的言語,若因此受責,太子可不能受牽連,他自己肯定難逃其咎。
通讀全文後,牟斌鬆了口氣,太子做事有分寸,未見不妥之處。
這份報紙內容駁雜,從國事政要到民間趣事無所不包。
甚至有些涉及商業的資訊,牟斌認為這些與大儒的文章放在一起,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然而商人們嗅覺靈敏。
有的商人出於嘗試或附庸風雅的心態購買了報紙。
報紙上專設一欄,列出糧食、木材、生絲、生鐵等各地不同的市場價格。
雖然資訊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有待驗證,但不乏精明之人據此作出買賣決策,並吩咐僕人報紙發行時要第一時間購回。
李東陽退朝後返回文華殿,正巧撞見幾位中書舍人在一旁議論紛紛。
中書舍人是內閣的文書,見他們不忙起草詔書,卻聚在一起閒聊,李東陽輕咳兩聲提醒。
眾人見李東陽回來,有些尷尬,機敏者上前稱讚李東陽的文章寫得好。
李東陽疑惑,他並未將這篇文章外傳,他們又是如何得知的。
有人遞上《大明萬年報》,李東陽匆匆瀏覽,發現自己的文章赫然刊載在第二版。
下方還有他對考生的寄語。
嗯,這不是前幾天太子與他的對話嗎?
原來太子詢問的意圖在此。
那份稿費......
他立刻詢問報紙的來源。
眾人告知,此報在京師四處均有銷售,且銷量頗佳。
李東陽感到奇怪,於是借來報紙仔細閱讀,想要了解太子又策劃了什麼新事物。
讀完後,他發現報紙內容還算公正平和,沒有極端或不適當的言論。
李東陽早已預見這張報紙將會風靡一時,吸引無數讀者的目光。
這股力量不容小覷,妥善運用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力。
太子的策略真是高明,竟想出如此別緻的策略。
報紙宣告,《大明萬年報》每隔三日便更新一次,接下來的內容和影響令人期待。
鑑於報紙剛起步,李東陽打算繼續觀察一陣。
他將報紙帶給劉健和謝遷過目。
兩人同樣洞察到報紙的潛力,太子的手腕愈發讓人捉摸不透。
劉健和謝遷不禁思索,何時他們的文章也能登上報紙,為何李東陽能捷足先登。
報紙在文人圈子裡迅速走紅,人們驚訝地發現,除了知名學者的文章,還有一些默默無聞的作者作品得以發表。
若能將自己的文章刊載其中,豈不是能與大儒並肩而立。
看到徵稿啟事,他們的心思瞬間活躍起來。
若文章能在報上露面,無疑是聲望與利益雙豐收。
他們連忙找出珍藏的佳作,按照報紙上的指示投稿。
朱厚照拿著報紙找到弘治,如同獻寶般遞給他。
\"照兒,這是什麼?\"
\"父皇,您一看便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