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探聽(第1/2 頁)
“好了好了,這禮你還是留給太子殿下吧,既然都是在私底下,大家該如何就如何吧。”
張仕眷依舊作拱手狀,腦袋卻先抬起,道:“才人此番前來,是為了什麼?是殿下有別的吩咐?可如今此時此地……這般風險太過了。”
“倒也不是殿下的意思,是我自己的意思。”
“啊?”
張仕眷依舊懵然。
今日是她第一天參與此事,那她應該是在一旁觀看才是,如今前來,又是為了什麼?再說第一天參與便有自己的意思,這意思……可是靠譜?
“你別一直端著這個樣子嘛,我認識的張大人可不是如此的人,還是說,由主簿大人變為知事大人,職稱換了人也換了?那時候一身孤膽,敢隻身進入承乾殿盜取卷軸的張大人,可還是如今站在此處的大人嗎?”
張仕眷一聽,為難著笑著:“從前的舊事,才人還是莫要再提了罷,那也並非是什麼孤膽,而是……走投無路……罷了。”最後的這半句,聲如蚊細。
這一番話說著,感慨有七分,悲哀有三分,但看錶情就知道此時此刻他內心的雜陳。
“大人可知今非昔比?且不說在這通政司了,當初在鴻臚寺我可是看見過大人據理力爭的樣子的,想來,真的是換了身份也換了人了。”
一想起當初為了自己的恪守盡職正名而和他人在寺中大吵一場,張仕眷當場定住,隨即訕訕地笑了笑。
“舊事勿提,舊事勿提。”
“如此,你可有觀察過那位左參議?”顧裳珞急轉而問,道。
一聽她要問的是那位左參議,張仕眷神態當即一改,變得有些飄飄然,表示自己對此的瞭若指掌。
“左參議,江陽人,姓林名敬枝,字榮顯,喜聲樂而頻繁進出教坊司,家中有一對七十歲的高堂,兒女四人,三名千金均已婚嫁,最小的兒子年前才娶了親,前半段官場生涯平平,先於汝南任職從五品知州,五年前調任都城,升通政司正五品左參議。”
“大人調查的是極盡詳細,就是不知道大人可看出這左參議大有問題?”
張仕眷本來還是一派得意得飄飄然的樣子,在聽了顧裳珞的話之後,表情一凝,眉頭微微皺起,看來對此事是不瞭解。
“根據臣的觀察,這位左參議平常除了文書工作,常與與左通政一道,臣平常太忙,進通政司也不過月餘,不過且不說這左參議吧,臣所見的,是謄黃右通政的小動作不少。”
“是嗎?那都有些什麼小動作?”
既然是對方著重觀察的人,那顧裳珞就更應該先聽聽此事相關的一切。
畢竟,這可是對方這月餘下來的心血。
張仕眷靠近了來,壓低了聲音道:“這位謄黃右通政,與吏部侍郎頻繁進出郊外的樂坊,可據我調查,他們並非是什麼世交,更談不上是好友,這謄黃右通政不是什麼喜歡音律之人,卻時常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城郊樂坊,這不奇怪嗎?”
他頓了頓,後又繼續將自己在城郊樂坊看見的另外一員,說與顧裳珞:“不僅這樣,我還在那兒看見了丞相大人。”
雍州一案,不過是這次丞相也出來了,事情還真複雜起來了。
都說通政司最接近皇權,如此看來的確很是接近,非在朝堂的尋常時候,都能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在城郊樂坊相見,如何不近。
“怎麼丞相也出來了?這是怎麼回事?”
張仕眷聽後,眉頭煞時深皺,甚至還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臣可就不知道了,畢竟……城郊樂坊的開銷,可不小,再說那處樂坊也不是一般酒館那般的大小,不是一進入便能知曉人進了何處廂房。”
顧裳珞看似無意般點了點頭,心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