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可有所感”(第1/2 頁)
有人醉心於奉承,有人醉心於飲食,人想法的參差,不外如是。
不過李洛可不在意這些,畢竟他安排這些,可不是為了看人的參差的。雖然久居深宮大院,但這些東西他在人生十九年裡也已經看過太多。
“各位大人長久居住於西南,都城中的春景難得一見,若是整日悶在室中,也實在可惜,就是不知道,除了魏知州魏慶覺得春景浪漫以外,二位知府可覺著這春景如何?可有所感?”
聽了這“有所感”三個字之後,曹永令曹知府嘴一咧,臉上湊出一張欣喜的笑,對他們的這位太子所說之物,是十萬分地有所感。
“臣等往日所處之地遠離中原,百年之前乃屬蠻夷之地,冬寒一去不久就瘴氣四起,是久久縈繞春夏兩季而不散,又何時見過此等花簇琳琅之美景,今有幸得以再入都城,也是再見往昔之春色,慰藉久離故鄉之苦。魏知州所言之春色浪漫雖說浮淺,但也是實在久處蠻荒之地後源於真心的感慨。”
魏慶聞言,附和道:“正是如此!”
魏慶語帶感激,就算僅說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也掩藏不住其中細微的顫抖。
地方知州,從五品官階,位置極低,是一輩子都難以靠近中央皇權,就更別說面聖了。曹永令幫他在來日便是盛朝帝皇的太子殿下面前給他刷了一波好感,他如何能不感激?
李洛看了他們一眼,將瓷杯放下,對顧裳珞擺了擺手。
此時此景這般手勢,定然不會有第二個意思,顧裳珞立馬會了意,上前再次拿起青瓷酒壺,細細地倒著酒。
一手拿著酒壺一手扶,直起腰來的時候還不忘要瞪李洛一眼。
酒壺就在杯盞旁邊,這般刻意使喚她,不瞪他瞪誰。
李洛對這一瞪全然不顧,只舉杯與三人共飲。
“曹知府所言,想必任知府與魏知州深有體會,那咱們便為了曹知府所說之感慨,共飲一杯。”
曹魏二人共同附和太子李洛,任正也是慌忙置筷,將一旁酒杯抓起,以拱手之姿向李洛舉杯。只不過嘴還在動著,一副甚是留戀於美食的樣子。
四人舉杯同飲,隨後也是依次將酒盞放下。
一旁顧裳珞慢慢將杯盞滿上,省得李洛在眾人面前又得擺手。
“任知府好酒量,總聽旁人說老人家的飲食需要細心料理,不知道,這大理寺的飲食可還合胃口?”
任正蒼老的手從杯盞上慢慢撤回,淡淡然地面對了李洛的問題:“好,太好了,若是臣能在大理寺頤養天年,倒也不錯。”
“既有此意,本宮就此認同了!如何?”
任正垂首道:“這都是臣一時的笑話,還請殿下莫要見笑。”
“若是太子殿下有此意,任知府接下如何?能在大理寺當中頤養天年,或許會是一段美談。”
畢竟又不是在刑部,外人看起來倒有些像是公家養著的意思。
“這般美談,倒也不是不好,但始終不及踏泥歸園足外人道,官為民請命半生,半生又歸於民,此般著實是美談啊,是吧,曹知府。”
他悠悠地說著。
他年事已高,模樣也有些糊里糊塗地。
曹聽了,就算是想反駁也懶得反駁。
“最重要的還是莫負良辰,臣,敬殿下一杯。”
“臣也一樣。”
身旁候著的幾位婢女早已將就滿上,只待這番恭維話有機會可說而已。
李洛也是醉心美酒美景,飲得歡了,竟然下達了不再禁足的命令,讓曹魏任三人可以自由些,不用再悶在房中不得見人。
顧裳珞聽他脫口而出說了這麼一句話,被他嚇得不輕,不過在他說出“需得協助大理寺廷尉辦案,尚需長留大理寺以待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