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草案初成(第1/2 頁)
如今,孫家在蘇聯的木材廠全由孫小雨一手打理。
瞭解詳情後,李清不禁讚歎:
“二十多歲就能獨自在國外管理這麼大規模的木材廠,孫小姐真是年少有為。”
經過這幾天的相處,孫小雨和李清已頗為熟絡,聞言她俏皮地瞪了他一眼:
“怎麼我覺得你這是在變相誇你自己呢?”
李清苦笑:
“啊,我沒這個意思吧?”
孫小雨撇撇嘴:
“同樣是二十多歲,你不依賴家庭就能自立門戶。況且,之前的拍賣你也贏了。
照這麼說,我算是年輕有為,那你豈不是更勝一籌?”
“哈哈哈,說的也是。那我們就別互相恭維了,免得驕傲自滿。”
李清大笑起來。
談話間,一行人抵達木材廠。
廠房依山而建,旁邊就是一片浩渺的原始森林。
那時,人們對環保的認識尚淺,多數木材廠對森林的砍伐毫無節制。
然而,李清發現孫家的木材廠並非如此。
最近的一個山頭,樹木已被砍伐殆盡。
然而眼前並非一片荒山,而是一片幼樹。
“你們砍伐後還會種植樹苗?”
李清驚訝地問。
“當然。”
孫小雨點頭道,
“森林採伐不能竭澤而漁,要考慮可持續發展。
再者,如果不重新種樹,會導致水土流失,甚至威脅到山腳下的木材廠。”
李清聞言,讚賞地點點頭:
“在蘇聯就有這樣的意識,難怪你們家的生意能做得這麼大。”
孫小雨聞言,微微一笑:
“我家祖上出過進士!至今做生意,仍秉持誠實守信、和氣生財的原則。”
李清聽後,對她更加刮目相看。
在林小溪的排程下,眾人開始井然有序地搬動木材。
一群壯碩的伐木工竟對這位年輕的林小溪言聽計從,足見她的領導才能。
待所有工作步入正規,林小溪與李清找了個地方歇息。
李清露出一絲笑意,開口道:
“林小姐,我有個構想,想聽聽你的看法。”
林小溪輕輕頷首:
“好的,你說吧。”
李清稍一點頭,先提問道:
“這次競標失利,後續的物流問題你打算如何應對?”
聞言,林小溪的眼神略顯黯淡:
“李清,實話告訴你,這次的貨車競標我輸了,對我們家的生意影響不小。”
李清追問道:
“哦,具體說說?”
林小溪緩緩解釋:
“最近我們在國內的傢俱生意發展迅速,運輸需求旺盛。
因此,貨車對我們至關重要。”
李清略感困惑:
“我記得你說過,你家在鵬城對吧?”
“沒錯。”
“這就奇怪了,鵬城自古就是交通要塞,運輸業應該很發達,怎麼會遇到運輸難題呢?”
林小溪苦笑一聲:
“李清,你可能高估了國內的運輸行業。改革開放以來,運輸需求不斷攀升,但車輛增長卻跟不上。
正因為鵬城是交通樞紐,運輸需求大,所以運輸困難的問題更加突出。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鵬城的運費,快趕上蘇黎世了!”
蘇黎世運費高昂源於汽油價格,而鵬城則純粹是供需失衡所致。
理解了這兩者的根本差異,李清心中有了打算。
他看著林小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