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曼珠沙華再現(第1/3 頁)
玄真被萬人敬仰,都言他是普渡眾生的得道高僧,往前知八百載,往後知五百載,傳的神乎其神。
可非流一想到那老和尚偷摸著告知自己蛇膽藏在哪裡時露出來的賊眉鼠眼模樣,怎麼看都不像個高僧,活生生像極了坑蒙拐騙的老禿驢。
看來是外界對三位尊者的傳聞有誤呀!
不過想一想也不能全然怪玄真一人,畢竟三位尊者除卻木老之外,其餘兩位尊者常年不出飄渺道。
而外界的多半傳聞也是木老或是底下出來辦事的弟子們不經意之間傳出去的。
尤其是這幾年各方勢力動盪不安,百姓們苦不堪言,沒銀錢抓藥治病,皆是木老在救治他們。
而有的地方突逢野獸出沒,野獸兇狠成性,就連常年打獵為生的中年獵戶也能被它們嘶啃了去。
城中官兵無所作為、欺上瞞下,不敢往上遞摺子請求朝廷派遣人手。
他們謹小慎微,秉持著在官位上只要沒有大的過錯的原則,不顧百姓死活。
這些狀況都是飄渺弟子解決的,在道中弟子眼裡馴服野獸輕鬆自如,再將它們一一趕至深山,撒下束獸網,以此為界限。
野獸不得出深山,而獵戶只要不進深山,可保兩方安然,各不互擾。
飄渺之人不可妄動殺念,哪怕是面對不通人性的野獸,他們也只想著如何把其安置在一方,不再讓它們危害百姓,總之來說仍是保留野獸的性命。
見識過飄渺道的大慈大悲,心存善念的求道者會一心向善。
而心存惡念,只想得到飄渺道武功秘籍的求道者會喪失心智,殺戮不斷。
這話最好的驗證者就是非流,非流對上嫵心存惡念才招致此劫,好在他迷途知返,幡然醒悟,要不然誰也救不了他。
而最為背道而馳的是蕭長逸,蕭長逸現在也只算是半個飄渺道的弟子。
他手染鮮血,滿身殺戮,早就洗不淨一身清白,眼神中只剩下一潭不見底的深淵。
可他的的確確又是為了保護邊疆百姓不受戰亂之苦,不得不戰。
只要蒼梧在一天,他們就不可能消停,因而蕭長逸手中殺戮不會停下,反而會無限放大。
到那時才算是滿城風雨飄搖,再無一絲生靈來往通商,更是阻擋了多少人來去自如的步伐,都是不能用目光去衡量的。
蕭長逸殺的都是該殺之人嗎?不盡其然,死在他長槍之下的敵軍當中多半是血肉之軀的蒼梧百姓。
帝王總想著窮兵黷武,一統九州,展現自己在位之時的雄韜偉略。
若是要這般行事,必定需要壯丁來增強軍隊,這些壯丁裡又有多少個想要背井離家、遠赴邊關,面對遙遙無期的歸途的人呢?
大多數人並不想著戰爭,尋常人家,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以其他營生為活路,他們只想要安穩喜樂,到老了以後能見到小輩兒們在身側談笑風生。
這種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誰不想要?
可殺伐開始,年年出壯丁,挨家挨戶的出人,他們是爹孃的兒子,孩子的爹,兄長的弟弟,弟弟的兄長。
一大家子等徵完年輕的,就從小的入手,等徵完小的又開始徵老的,反反覆覆,年年如是,哪裡還有盼頭?
蕭長逸是一軍之帥,不能因優柔寡斷而停下刺向敵軍的長槍,長槍之下雖有不甘的冤魂,但他也有自己的使命。
但這種年年徵兵的場景在蕭長逸建立麒麟軍後,便在蒼玹境內不復存在。
有他震懾邊關,一支麒麟軍可抵得上百萬雄師,誰敢造次?
九州上下誰人不是見了麒麟軍能繞道的就繞道走,不能繞道的就屈膝彎腰匍匐在地上祈禱沒有人能看見自己。
別覺得沒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