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黃金白銀大瘋狂(第1/2 頁)
1979年,對於香江的各大勢力來說暗潮湧動,對於世界來說同樣不太平。
這一年,中東地區發生了四件大事,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便是2月份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和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
作為米國在中東地區的“雙支柱戰略”的一大支柱,79年2月前的伊朗在親美的政策下,讓巴列維王朝迅速富裕起來。
但富起來的只是金字塔頂端擁有石油產業的那群人。
國內經濟社會的不平衡和貧富差距巨大,導致伊朗人民對於巴列維王朝的統治產生了非常嚴重的不滿情緒。
之後在霍梅尼的鼓動下,伊朗在1978年陷入持續動盪,最終在79年1月份,巴列維國王出逃伊朗。
霍梅尼從巴黎返回伊朗,發動伊斯蘭革命,獲得了伊朗人民的支援,成為伊朗的新任領導人。
伊斯蘭革命期間,佔全球總量十分之一的石油出口業務停止,石油停產高達54天,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國際市場油價開始飛漲。
上臺後,霍梅尼便改變了伊朗的親美政策,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公開反對米國的霸權主義。
11月4號,米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德黑蘭的激進分子佔領,52名米國外交官被扣留,這便是舉世震驚的“伊朗人質危機”。
米國與伊朗的關係迅速惡化。
這場人質危機也導致米國總統卡特連任失敗。
79年12月,蘇聯部署在中亞地區最精銳部隊之一的“105近衛空降師”主導突襲阿富汗。
三個半小時佔領阿富汗首都,數日內佔領阿富汗境內所有主要城市。
聖誕節當天,蘇聯紅軍第40集團軍進佔阿富汗。
前世,蘇聯陷入阿富汗戰爭十年後,最終不得不慘淡收場,撤出阿富汗。
十年阿富汗戰爭,是導致蘇聯解體的導火索。
有意思的是,在這次阿富汗戰爭中,米國用自己武器和資金培養了眾多伊斯蘭世界的聖戰主義分子來對抗蘇聯紅軍,其中最著名的聖戰分子便是本拉登。
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米國在年底的年通脹率飆升到前所未有的13%,利率也來到了史無前例的15%。
米國國內局勢劇烈動盪。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在國際局勢如此動盪的情形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作用便充分的體現了出來。
1979年,黃金市場出現了買方力量大有不管任何人丟擲多少黃金就吃下多少黃金的氣勢。
迫於強大的市場購買力的壓迫,米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迫壓縮了原定的黃金拍賣計劃,不久就徹底放棄了這項計劃。
1979年上半年黃金價格引人注目地漲過了360美元\/盎司,但隨後的超越眾人想象力的黃金暴漲令世人目瞪口呆。
1979年夏季,世界通貨膨脹情況迅速惡化,米國政府的債務也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從1970年的4000億美元,經過九年時間翻了一番後繼續增長,接近1萬億美元。
1979年下半年,黃金價格不斷重新整理一個個百元整數單位,400美元\/盎司、500美元\/盎司、600美元\/盎司、700美元\/盎司。
一個個令人眩目的、以前市場各方都不敢想象的價格被市場力量迅速創造著……
1980年1月,蘇聯入侵阿富汗的事件發生後,黃金價格被推上了有史以來的歷史最高價:852美元\/盎司。
張卿在80年一月開始,便通知之前合作的銀行出貨黃金與白銀,並且十天內必須全部清倉。
同時命令交易員開始做空黃金,將五億美金全部匯入空單寸頭。
換到平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