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疑點重重(第1/3 頁)
於是,我們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
關於彭加木先生,家父一直與之私交甚好。多年後重新翻閱資料,結合父親生前所述,現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記錄如下。
不過,在記錄想法之前,我要先寫下一些關於彭先生失蹤的一些疑點。
疑點1
彭加木先生先後15次去新疆,最後在中科院新疆分院做了院長,根據他自述所說之所以選擇留在新疆的原因是:投身邊疆。
這就是我最大的疑惑。
中國的邊疆如此之多,諸如內蒙,西藏,雲南、廣西等等,他為何偏偏就選擇了投身於新疆?眾所周知,新疆十分乾燥,彭先生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植物病毒學家,按理說應該是習慣了南方溫暖溼潤的氣候,為何不選擇在雲南、廣西這種既不缺植物,又不缺病毒的地方研究?而偏偏選擇距離家鄉十分遙遠,氣候十分乾燥,環境十分惡劣的新疆?
但凡去過北方的南方人應該都知道,北方的乾燥對於長期生活在南方的人來說是怎樣一種折磨:眼睛會幹澀流淚,鼻子會不通氣等無數的困擾。
而彭加木先生偏偏選擇去新疆工作!
這或許並不是偶然,而是基於某種目的而做出的針對性選擇!
疑點2
彭加木先生先後多次進入羅布泊科考。可所有關於彭加木去羅布泊的科考照片,所有資料中所顯示的照片基本都是1964年的照片,根本找不到幾張1979年和1980年的照片。甚至就連彭加木本人的資料照片,大部分也都是60年代的。
這又是為什麼?
既然在1964年科考的時候都拍了一堆照片回來,而1979年1980年的時候已經身為院長的他,為什麼連一張科考的照片都沒有留下?難道1979年和1980年的科考,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或者說在1979年已經發現了什麼奇怪的地方,或是有了什麼重大的發現?
疑點3
我在檢視了一些1964年的科考時彭加木的照片之後,更感覺到了蹊蹺。在為數不多的照片中,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彭加木先生拿著鋤頭挖坑的照片,完全沒有看到一絲植物病毒學家的痕跡。
要知道,彭加木同志可是寧願節省7000多塊而願意冒生命危險去找水的優秀共產黨員。在1964年資源匱乏的年代,相機和膠捲還是相當貴的科考器材,為什麼他會拍這麼多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意義的照片呢?
是在刻意的拍攝一些照片,以掩飾他實際的工作嗎?
疑點4
據資料記載,1957年,也就是彭加木先生進疆工作的第二年,他就被診斷出患有胸腔縱隔惡性腫瘤。瘤長在心臟,氣管和食道之間,有兩個拳頭那麼大,注意,是兩個拳頭那麼大!這是多大的腫瘤?只要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知道,這樣的情況有多麼嚴重!
而就連當時醫生也說,患這種病的人頂多還能再活兩年,注意,是頂多!我曾見過的這類惡性腫瘤病人,基本不會超過一年。
而正是因為診斷出來了這麼嚴重的病,彭加木暫停了在新疆的工作,返回了位於上海的上海中山醫院進行治療。
但正是在治療期間,醫生在他骨髓裡又檢查出了 “ 異常網狀細胞 ” , 證實他同時患有另一種惡性腫瘤 ——網狀細胞淋巴瘤,而這種病,一般只能活三個月。
而從1957年得惡性腫瘤到1964年,如果持續7年治療和服用藥物的話,為什麼在他和維族老人拍的所有照片裡,絲毫看不出他做過化療的痕跡?
化療是什麼樣,大家都知道,是會掉頭髮,可看彭先生的照片,卻絲毫看不出頭髮有什麼異常!
這還不算什麼。在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