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十二條(第1/2 頁)
張俊乙重新迴歸,很多人的心情是複雜的,不過這都不影響他的高調。
之所以說高調,是因為要是以前,張俊乙肯定會推脫一番,找個小辦公室窩著,然後拿出一個“金點子”一鳴驚人,這才是張俊乙一貫的作風。
而這一次,張俊乙直接坐進了縣政府大樓裡掛著“副縣長”標識牌的辦公室。
知道他身體有傷還沒有恢復,馮建東特地交代給張俊乙配了個秘書,他竟然也接受了。
這個秘書不是別人,是最初給馮建東當秘書的那個文靜的小姑娘。
當初就是因為怕小姑娘不方便,還是縣書記的王德林讓張俊乙在生活上多照顧一下馮建東,才有後來突發腦溢血被張俊乙送醫院的事情。
縣政府內部關於張俊乙的表現逐漸出現了一些流言,有的說張俊乙去新京三個月,約會了新京的那一套面子工程,知道了排面的重要性。
有的說張俊乙現在有後臺了,原形畢露了,不需要再裝清高了,畢竟是省長的乾兒子。
這些流言都是在縣政府內部流傳著,都是年齡大的幹部看著年輕幹部逐漸佔據了各要害部門,心裡酸溜溜而已。
張俊乙肯定不會理會這些,他請來了徐曉雲和韓宏波以及李梧桐,四個人開起了閉門會議。
連馮建東都不知道他們在“密謀”什麼。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這四個人的經歷,韓宏波在建設局和開發區還有招商局待過,李梧桐是財經大學的高材生,徐曉雲在縣民政十多年,又在鄉鎮待過,張俊乙是農村長大的,基層和招商局也都待過,可以說春山縣這兩年的發展離不開他的努力。
三天的時間,馮建東拿著一份十三頁的春山縣五年發展改革建議書,手不自覺的抖了起來。
除了首頁目錄,一份建議書一共有十二條關於春山縣的發展建議,涵蓋了經濟、教育、城建、廉政等各個方面。
馮建東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看了兩遍,他心情很是複雜。
“很好,但是實施起來很困難,十二條當中有七條都是需要投錢的,這個十里運河觀光帶,體育公園、高校和基礎設施改善絕對不是說幾十萬幾百萬能解決的,可能要幾個億。”
“工業規劃我可以理解,也比較容易實現,畢竟有南北幫扶這個大政策在,但是這農業結構調整,提高經濟作物的比例,這個太困難了,你們也知道我們春山縣的地域,北部山區,南部平原,農作物很難高產。”
馮建東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張俊乙點了點頭,馮建東確實是個負責的領導,對春山縣的情況還是很清楚的,畢竟是帶隊去過鄉鎮指導工作的。
“馮書記,我知道有困難,我們幾個提出的這十二條,就是要一條條去克服的,如果定的目標太低,我覺得省裡也交代不過去的,比如這個引進高校,我們完全可以尋求省裡的支援,主要是我們得拿出態度來,可以聯合開發區的企業一起向省裡爭取,只有企業沒有相應的人才肯定是不行的,高校來了,這麼大個開發區,吸收他們的畢業生不下話下,這幾百人在春山縣定居,不也是促進經濟發展嗎?”
張俊乙分析著,馮建東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
“等新縣長來了,我們開會討論一下,然後向省裡彙報吧!這裡面十二條如果能做到一半,我馮建東也能無愧春山縣五十萬老百姓了。”
馮建東看著眼前的報告和四個平均年齡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突然有種落伍的感覺,難道自己真的要被“淘汰”了?
馮建東還在猶豫不決是否要上報省裡。
張俊乙四個人已經開始分工協作了,徐曉雲負責農業結構最佳化,李梧桐負責經開區的產業園劃分,韓宏波負責企業人才需求調查,張俊乙則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