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推廣農具(第1/5 頁)
孟獲聞言,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此事更是因緣際會。原本只是想借此機會加深與東吳的關係,沒想到竟然成就了一段姻緣。我與孫權之女一見鍾情,兩人情投意合,最終喜結連理。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也算是一種外交上的意外收穫吧。”
諸葛亮聽罷,不禁大笑,“好一個因緣際會!孟獲,你此行雖然冒險,但所得之多,也足見你的智謀與勇氣。”
孟獲連忙謙虛地回應:“丞相過譽了,沒有丞相的統籌規劃和信任,我等豈能有今日之功?”
諸葛亮點了點頭,他知道孟獲的功勞不僅僅是運氣,更多的是對方那種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事風格。這種能力在亂世中尤為重要。
兩人的對話逐漸轉深,開始討論起接下來的戰略部署。諸葛亮提出,即便目前蜀漢與東吳關係良好,但仍需保持警惕,加強內部穩固,以防不測。
“我們需加強與其他少數民族的聯絡,共同維護這片土地的穩定。”諸葛亮端詳著地圖,指著關鍵的地理位置,“此外,我還打算進一步加強我們的兵力和糧草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孟獲看著諸葛亮手指的地方,沉聲道:“丞相的意思是要防備吳國?”
“不錯,現在魏蜀吳,數我蜀國勢力最大,為防止魏、吳聯合,第一是要聯吳伐魏,第二個便是加強對吳國的防備,最後,便是積蓄國力,征伐魏國。”諸葛亮一分析,孟獲也覺得很有道理。
蜀國本身的蜀中之地便是富足,孟獲投靠之後,南中便名義上算是蜀地了,如今蜀國不止有南中之地,漢中之地也是盡歸蜀國,加上關中之地和涼州等塞外之地,蜀國可謂今非昔比,只需穩步發展,魏、吳兩國便不再是蜀國對手了。
“丞相,南中有幾物,或許可以加快蜀國國力和糧草恢復。”孟獲猶豫再三,還是將話說了出來。
“哦,不知蠻王說的是何物?若是真能加快國力恢復速度,那可是大功一件。”諸葛亮眼前一亮。
“丞相且隨我來。”孟獲起身,揮手一請,諸葛亮也是起身跟上。
孟獲帶著諸葛亮穿過了僰道城後的山嶺,來到了一個水流穿過的山谷之中。在這片被群山環抱的肥沃土地上,孟獲展示了他口中所說的“幾物”。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種巨大的木製水車,其結構精巧,水流帶動之下,能將河水引向高處的農田。諸葛亮見狀,不禁連連點頭,“此物可解決蜀中灌溉之難,提升農作之效。”
隨後,孟獲又引諸葛亮至一處新犁的田地旁,展示給他一種名為“曲轅犁”的農具。與蜀中傳統的直轅犁相比,這種曲轅犁更適合犁地,更加省力不說,減輕了牛畜的負擔,還提高了耕作效率。諸葛亮親自試拉之後,對孟獲道:“此犁一行,著實提升了耕地速度,且節省人力,利於山地農業的發展。”
行至谷深處,是一處水動磨坊。水輪轉動之際,石磨緩緩工作,穀物被有效地磨成粉末。諸葛亮仔細觀察其結構,發現其設計合理,能夠大大提高糧食加工的效率。他心中暗想,此物若在蜀中推廣,糧草儲備的速度將大為加快。
最後,孟獲帶著諸葛亮參觀了一種水車紡紗的裝置。這是由水力驅動的紡車,能夠高效地將原棉轉變為紗線。諸葛亮看著那些巧奪天工的機械裝置,心知這些技術的推廣將極大地推進蜀國的紡織產業,加速經濟發展。
“這便是蠻王在成都用蜀錦大掙一筆的原因了吧?”諸葛亮調笑道,他是早就知道孟獲在成都乾的那點事情,只是孟獲乃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那點小事無傷大雅,便沒有在孟獲面前提起過。
“倒是讓丞相見笑了。”孟獲也不解釋,兩人心照不宣的預設了此事。
回到臨時的營地,諸葛亮與孟獲點起燈火,展開地圖,開始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