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2 頁)
第41章 又生波折
到得張清瑜大婚那日, 張府內外幾乎是擺滿了酒席。僅僅只是自家親戚, 便彷彿將內外院子都坐滿了。光是張氏族人就有數百, 更不必提出嫁女攜家帶口地回來,以及各處湊熱鬧的姻親了。又有曾與張岐、張巒以及張忱等交好的朋輩,或者年老或者年輕,都齊齊地攜著家眷上門祝賀。
金氏何曾見過這般熱鬧的婚慶場面, 眼睛都有些看直了,難掩羨慕嫉妒恨。她坐在席間, 抱著懷裡的張延齡, 又側首瞧向張清皎與張鶴齡, 不由得浮現出二十年前自己嫁給張巒時的場景。與如今相比, 那時候簡直算得上寒酸了。
恍惚間又聽得旁邊李氏輕聲道:&ldo;嫂子可去看過了瑜姐兒的嫁妝?嘖嘖, 少說也有千五百兩銀,咱們伯母可是闊綽得很。聽說縣令家給的聘禮就價值五百兩銀呢,值錢的首飾都填在瑜姐兒的嫁妝裡帶回去了。&rdo;
金氏便又想起了當年成婚的時候。何氏聘侄媳婦可不像如今這般大方, 一點也捨不得出錢財,攏共只拿出了一百兩銀。李氏與她也相差無幾,但李氏孃家給的嫁妝比她略豐厚些,日子過得也更逍遙。哪裡像她,孃家就給了五十兩銀的壓箱錢和一個不掙錢的鋪面。五十兩銀沒多久便花個精光,鋪面經營的事她又不愛管, 漸漸的竟是維持不虧損都謝天謝地了。
&ldo;好嫂子,瞧著瑜姐兒嫁得這麼風光,你也該替皎姐兒打算起來了。&rdo;李氏難得多說了幾句話, &ldo;咱們可還沒有分家呢,嫁女娶媳都該走公中的份例才是。改明兒嫂子便是厚著臉皮,也該去問一問伯母。總不能教侄女兒受了委屈不是?&rdo;
金氏點點頭,這才猛然間想起來,閨女出嫁可是得準備嫁妝的。按理說,她的嫁妝怎麼都該分一些給女兒,但她只剩下一個不死不活的鋪面,又哪裡能分得出什麼呢?再說了,她還得替兩個大胖兒子著想呢,私房錢也是不能隨意動的,頂多隻能將自己的金銀釵環拿出來給女兒添箱。
再仔細想想,如果不靠著何氏,閨女竟然連嫁妝都極有可能備不齊,著實讓金氏驚出了一身冷汗。但何氏對她不喜,她怎麼才能討好何氏,從她手裡多摳出些銀錢來,讓女兒也能多置辦些嫁妝呢?
一時間,金氏頗覺憂愁。就在她好不容易開始盤算起來的時候,懷裡的張延齡睡醒了,咿咿呀呀地開始說話,鼻子一皺眼見著又要哭了。金氏哪還顧得上其他,忙不迭地哄懷裡的小祖宗去了,連張清皎與張鶴齡被何氏喚去了正房也不知曉。
&ldo;這是我們家的二姐兒和她弟弟。&rdo;何氏笑眯眯地將張清皎姐弟倆喚到身邊,讓他們坐在榻邊的圓凳上。張清皎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圈,都是些五六十歲的老夫人,有些面孔熟悉,也有些頗有幾分陌生,應該都是何氏結交的長輩。
張家在興濟府紮根數十載,前腳出了位進士,後腳也有幾位秀才,名聲自是不錯。何氏又擅長經營,養了這樣一大家子人,眼見著竟然過得越來越紅火。興濟府好些年紀相近的老夫人都主動與她結交,其中也不乏想要結姻緣的。正因如此,何氏才特意將張清皎喚過來多見一見人。
張清皎低垂著首,給老夫人們行禮,儀態從容且似乎隱約帶著些羞意,正是許多老夫人們喜歡的模樣。一位老夫人禁不住牽住她的手,細細地打量著她:&ldo;哎喲,可真是個標緻人兒。瞧瞧這小臉長得,瞧瞧這雙小手生得……&rdo;
&ldo;這孩子也生得俊俏。&rdo;又有老夫人拉住了張鶴齡,笑得滿臉都是褶子,&ldo;長大之後必定也是個白麵書生。可惜我家裡的姑娘年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然也該早早地替她們將人定下來才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