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千古駢文《滕王閣序》(第1/2 頁)
四人來到滕王閣時候,一批文旅局的人已經在等著了,關新志為楚霖一一做了介紹,楚霖和大家都握手打了招呼,一行人便向樓上走去。
因為此時的滕王閣還不像前世那般出名,因此來此旅遊的遊人並沒有幾個。
滕王閣位於贛江東岸、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臺座,分為兩級;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為三層帶回廊建築,內部共有七層,分為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閣樓。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
楚霖站在滕王閣中憑欄遠眺,一幅壯闊而秀美的畫卷便在眼前徐徐展開。
極目之處,贛江如一條寬闊的玉帶,江水悠悠流淌,波光粼粼,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金光。遠處的船隻在江面上緩緩移動,留下一道道水痕,彷彿在書寫著歲月的篇章。
江的兩岸,綠樹成蔭,鬱鬱蔥蔥,像是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翠綠的絨毯。微風拂過,枝葉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似在低聲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俯瞰下方,街道縱橫交錯,車水馬龍,行人如織。繁華的市井中,店鋪林立,招牌幌子隨風飄動,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熱鬧與活力。
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輪廓在天際邊隱隱約約,宛如沉睡的巨龍。山頂的雲霧繚繞,給山巒增添了幾分神秘和飄渺的韻味。
在這滕王閣中,四周的風景如詩如畫,讓人陶醉其中,彷彿穿越了時空,與歷史和自然融為一體。
前世今生,楚霖都是第一次來南昌的滕王閣,第一次看見此處如詩般的畫卷景色,一時之間楚霖的心神竟然有些恍惚。
關新志見楚霖望著贛江江面發呆,以為他來了靈感,準備作詩。他示意眾人退後,拉開一些距離,保持安靜,以免打擾他的詩興。
楚霖望著江面發了一會兒呆,緩過神來,見其餘人都離自己遠遠的,他看向眾人笑笑,道:“這是怎麼說的,我還成了洪水猛獸了,都離我那麼遠。”
田靈兒笑道:“舅舅說讓我們離你遠一點,不要打擾了你作詩的雅興。”
關新志笑道:“小楚剛剛看你望著江面發呆了好一會兒,可是有所感悟?”
楚霖道:“確實有些心得,不知帶沒帶紙筆,我寫下來送給舅舅吧!”
關新志大喜過望,道:“太好了”他轉頭看向自己的辦公室主任,“快讓人把筆墨紙硯拿上來。”
辦公室主任帶著兩個人馬上下樓去了,不會兒就帶著筆墨紙硯上來了。滕王閣中本來就擺有桌椅,辦公室主任又掏出手帕和溼紙巾一番擦拭過後,就將筆墨紙硯擺在了桌上。
楚霖看著桌上鋪著的兩張宣紙道,“兩張不夠,多準備幾張。”馬上就有人又下樓去取紙了。
楚霖閉上眼睛醞釀了一下情緒,片刻後,開始提筆揮毫,用瘦金體書寫那一篇註定要閃耀華國千古文壇的駢文:《滕王閣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對於這個時空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典故,楚霖懷著對經典的敬畏與虔誠之心,沒有做更改,他怕的是自己的改動會毀了這樣一篇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明珠。
大不了對外解釋就說自己在看雜書時候看到的典故。
楚霖寫了不知道多久,他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周遭的環境,陷入一種很奇妙的狀態,彷彿自己化身成了那位命運多舛的王勃,書寫著屬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