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簡直混賬(第1/2 頁)
整個寧夏連帶著延安府都燃起烽煙,寧塞堡被圍,哱拜久攻不下,直接派遣人繞過寧塞堡,只留下寧夏中衛一支,繼續圍困,其餘的全部直奔延安府而來。
途中的保安縣知縣嚇得緊閉城門,放眼讓叛軍直接透過,保安知縣也無奈,城內只有不到千百守軍,還是他發動城內青壯,聯合上城頭搬運滾石等守城器械。
這會哱拜大軍要是直接攻城,保安縣是支撐不了多久的。
別看一個城池似乎內裡百姓很多,但其實駐軍並沒有多少,大明在延寧邊地基本上是靠著衛所互相支援,城池反而守軍沒有多少,多是維持秩序的縣衙衙役或者差役,指望這些人,恐嚇下老百姓還可以。
讓他們上戰場,這還沒開打,就得先潰散了。
哱拜也深知這保安縣沒有啥油水可撈,他的目標直指延安城,那裡才是整個延安府的重地,拿下了延安城,哱拜就能將米脂榆林等地的縣鎮堡,一一收歸,到時說不得還真就讓哱拜給搞成了。
長安府內城,長安府同知葉夢熊看著手中的延安府緊急公文,不可置信的看著面前的布政使魏學曾,寧夏五衛反了!
這簡直是毫無徵兆,讓葉夢熊措手不及,久久無語。
“如今之計,當速速彈壓下這些叛軍,不可蔓延牽扯到周邊府縣,否則朝廷怪罪下來,你我皆落不得好!”
魏學曾首先想到的就是事情壓下,自己先行解決,然後再上報給京師,典型的大明官僚作風。
但葉夢熊卻不這麼認為,現在是巡撫黨馨及都指揮使張維忠身死寧夏,一省兩位封疆大吏被殺,要是不及時的上報朝廷,等到被人給捅上去,那洪治帝雷霆怒火下來,可就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麼簡單了。
彈壓要做,上報也不能馬虎!
“魏藩臺,下官以為,還是八百里加急,將寧延之事,速速上報至京師為好,再者,延安知府發來急文,寧塞堡被圍,以叛軍之速度,只怕寧塞堡堅持不了多久。”
“延安府乃是寧邊重城,若其有失,則榆林米脂等城,道路便被截斷,軍糧運輸也就成了問題,不可讓延安城落入叛軍之手!”
“不如從慶陽府調遣兵力過去,前往延安城支援,正好將叛軍後路包抄,”葉夢熊提議道。
“本官之意,當速速派遣人傳令米脂榆林等堡,抽調兵力,前往延安城,剿滅叛軍,至於慶陽府之兵,可動可不動!”
面對魏學曾的部署,葉夢熊當即就提出不妥,“藩臺,米脂榆林等鎮堡,關係邊地之安危,切不可擅自妄動,一旦塞外之韃靼,探聽得空虛,必定大舉入侵,皆是恐再生禍端!”
葉夢熊的話,魏學曾不以為然,延安城一被破,到時這些孤懸的鎮堡,得不到軍糧支援,難道塞外的韃靼部,就不會乘機入侵了。
與其等到這些鎮堡到時軍糧匱乏,兵卒譁變,不如趁著延安城還未淪陷,將這些可用之兵,抽調前往,發揮一些餘熱。
至於韃靼入侵,那也得等自己將這股叛軍剿滅,再行定奪了。
葉夢熊還要說些什麼,卻被魏學曾揮退,面對固執己見的魏學曾,葉夢熊嘆氣一聲,告退出了魏學曾值房。
看著天空,葉夢熊嘆氣道,“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長安城的信使分批出動,帶著布政使魏學曾八百里加急的緊急公文,一路沿著古道驛站直過潼關,過洛陽府,北上北直隸,到達廣平府邯鄲縣,才搭乘上了前往京師的火車。
信使到達京師廣渠門站之時,距離哱拜圍困延安城,已經過去了七日之多,火車從邯鄲城起發,到達真定府治所真定縣轉線,直過保定府。
因為是八百里加急的緣故,信使一路無人敢阻攔,才到達京師廣渠門站,檢票員見信使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