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紅棗(第1/3 頁)
那一年,媽媽和爸爸種上了鄰居的田地。靠著山的最下角處,全是棗樹。
每年棗樹上的果子成熟後,就是我們最忙碌的時候。
可能摘了吃覺得很有趣,可若是多了,摘的時候還不能摔,那麼就有些為難了。
棗樹上帶著刺,一不小心就會劃傷。
從家裡出發,走到山腳,差不多二十來分鐘,接近半小時。
這路程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大多都是下午三點後從家裡出發,或者是天剛蒙亮就出門。畢竟摘棗子的事不是特別的正事。
摘棗子,不是特別勞累的,揹回家才是。
看著滿樹掛著星星點點的大圓棗,對其他事暫時也不用考慮。再怎麼,也得先摘上一個特別大和表皮特別紅的棗子喂進嘴裡。
我更喜歡那種被鳥雀吃過的,或者蜜蜂方才落過的紅棗上,因為這顆棗一定很甜。
我們這裡的紅棗更像那種冬棗,也有那種橢圓形的棗。烏紅和磚紅,有的則是一半青,一半紅。太陽曬過的會更紅。
我們揹著小揹簍,媽媽揹著大揹簍。
沒多一會兒,就能摘滿。這些碩大好看的紅棗自然不是摘回去吃的,而是明日的日期,正好是集市,得早早地背去賣。
“背”這個字眼,落在這裡我都感覺肩膀疼。那竹條勒進肉裡,磨得通紅。
這條集市的日期是三、六、九。我們這個地方算是公路的盡頭,可來這條集市並沒有公路。
凌晨兩點多從家裡出發,那個時候睡得早,天一黑就睡了,所以起得早。
我們和媽媽一起從老屋場輕聲地走過,房屋靜悄悄的,很多人都還在沉睡中。
跟著山路慢慢下到大溝,記憶之中,那會三歲左右,這條大溝原來的模樣是很平的,而且是很大一個灘子,中間用著很多小石塊踩水過去。只不過後來一次泥石流,這條大溝就變成當時的一條深溝,先下到溝底,然後又向上爬。
走路都累,何況還是揹著一揹簍紅棗。
這裡也是後來讀初中,每週要走的路,最不喜歡的則是夏天,揹著大米和鹹菜,在星期日的下午一點左右,下到溝底又往上爬,真的很憋氣。
最難得爬的還是要數第二條溝,那一條溝過了就一直要爬上這一座山,揹著東西走走停停,要爬接近兩個小時,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背上的紅棗很重,厚重的呼吸聲是這座山上蜿蜒小道的另一種喚醒。
這裡上上下來,來來往往的人們,都喜歡在半山腰歇一腳。
這裡有塊“將軍石”,所謂這個名字,就是與其一地風俗有關。
很多小孩子生病不容易好轉,所以就有懂行的人在那種大石塊上刻著一把弓,然後拉著三支箭。需要找乾爹的人家就天不亮埋伏在石頭後面,等一個人從這石頭經過的時候,就點燃第一發鞭炮。
這個情況,就算路過的人再不情願認乾爹,那也得認。而且還得從身上取下一樣東西當信物,說明這是初次見面,乾爹給乾兒子或者乾女兒的禮物。以後逢年過節,都得相互往來。
那個時候,我每次路過大石塊,總害怕有人從後面鑽出來。
因為媽媽說,認乾爹乾媽的都是幫著擋災的。
我媽媽有乾爹,她後來覺得這些習俗很不好,所以我們便沒有這些流程。
只有十三舅舅小時候,我的外婆替他去討了百家米,用金銀花給他收工做了一個庇護香囊。只不過後來也記不得了,那個香囊到底長什麼樣。
再後來時代的變遷,就沒有這些習俗了。
坐在大石塊這裡,天上的星光零星點點,可與現在對比,那時候的夜晚真的要亮很多,月光下的路,格外寧靜明亮,夜晚山裡的風是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