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妥協和拉攏(第1/2 頁)
聽到朱祁鈺的話,楊傑只覺得潑天富貴朝著他而來。
在宣城,他作為小侯爺,楊洪嫡子,尤其是在最近的戰爭中,他的父親受封昌平侯,連帶著他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他本來以為這輩子就會和他的父親一般,在宣城落地生根,等老登百年之後。
作為嫡子世襲父位,成為下一代鎮守宣城的藩將。
不出意外,這就是他的天花板了。
絲毫沒有進步的可能。
而如今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被朝臣們當眾打死,位置一直空缺。
現在皇帝傍晚召自己進宮,居然給自己講這麼刺激的事。
“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只是臣才區區從四品的協守,一下子提拔到錦衣衛指揮使恐遭非議。”
聽到楊傑的顧慮,朱祁鈺沉吟一番,召楊傑為指揮使只是一時之思,而楊傑一番話說出來,證明這朝堂之上其實會有更大的阻力。
大家就是這樣,關鍵時刻,你提拔多少級都沒問題,只要你有能力帶大家走出來。
而現在到了剛剛打完仗,想要再獲得擢升,皇帝一句話下去雖然也可以力排眾議,但是卻難免遭人詬病。
想了一會兒他才道:
“你的意思朕明白,這樣,朕現委任你為都指揮同知,暫領錦衣衛事務,來日爾襲父爵,自為指揮使,朕聞爾於其弟感情深厚,況卿在上一戰中負傷,不太適合戰場,朕自當體恤。”
聽到朱祁鈺的分析,楊傑這才拜謝。
一番表忠心後,楊傑懷著激盪的心情離開了皇宮。
“成敬,前陣子彙報土木堡戰況的那位都指揮同知楊浚在何處?”
成敬回到:
“陛下,都指揮同知楊浚如今在居庸關巡守。”
“這樣吧成敬,你再給朕擬召,宣他入京,協同都指揮使楊傑,改任指揮同知,反正這次他也封了伯爵,雖然沒有世襲,改任為指揮使同知,不再督居庸關!”
稍作沉吟,他知道,人員可以空缺,但是權力不會出現空缺,因為自己的權力來自與孫若微和太子朱見深。
是一個半道出家的皇帝。
最為重要的就是先想好怎麼掌管禁軍和錦衣衛。
禁軍有石亨在,起碼很長一段時間他是忠誠於自己的,至於後續很難說。
但是他相信,當務之急是補全空缺,儘量從裡面安插好自己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這個時候他的短板就顯現出來了。
那些文臣們自然是要以妥協為主,做好利益交換,對於武將們,明朝最起碼現在不似明末一般,很多武將都被壓制,可土木堡一戰,缺口太大。
自己將五軍都督府的缺口作為交換,再反過來去要錦衣衛的權力。
想來不會受到太大阻攔。
另外,除了眼下近慮,還有接回朱祁鎮一事也要提上日程,反正是要回來,在朱祁鈺看來,晚回來不如早回來。
因為時間會洗刷很多東西,現在將他接回來,朝臣們,尤其是那些文官集團,絕對沒有什麼理由來找自己茬。
而朱祁鎮新敗之事影響未消,土木堡死了大部分功勳,就算現在那些老牌功勳世家主力缺失,但是隻要自己日後稍加扶持,必定會堅定的站在自己這一邊。
這就要看五軍都督府的選拔和舉薦了。
心裡思緒萬千,已經到了夜幕時分,京城的夜不似如今一般,自古以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常態。
電視中熱鬧的古代夜市只存在於電視之中。
古代的治安水平有限,一般到了入夜就會實行宵禁,除了必要的路口等地方點著燈,基本是漆黑一片!
除非特殊情況,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