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白起(第1/5 頁)
後來,魏文侯勵精圖治,魏國得以強盛。
魏文侯啟用了一位在整個戰國都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即使是白起、廉頗、李牧、司馬錯這四位名將,在他面前也如學生一般,此人便是吳起。
白起給自己取名,也是因為敬佩吳起的功績。
魏武卒就是在吳起的變法後產生的。
實際上,魏武卒是當時白起特訓出的最強步兵,裝備精良,依賴於兵器和鎧甲的優勢,攻擊敵人防守最堅固的地方。
加上吳起本就是兵家聖人,與孫子齊名。
他的出現讓魏國威震四方。
秦國和魏國的邊界原本以黃河為界,魏佔有河東,秦佔河西。
吳起藉助魏武卒的威力,南征北戰,佔領了秦國的河西平原,迫使秦國退至西北山區。如果不是魏文侯去世,魏惠王即位,吳起可能已憑藉魏武卒統一六國。但話說回來,魏惠王也是個有眼光的君主。
他因偏愛公叔痤和公子章的將才,將吳起逼走楚國,只因他做太子時,吳起因他擅自調軍狩獵而處罰他。
結果他懷恨在心,看不上吳起。
他欣賞龐涓的才能,讓孫臏受臏刑後流放齊國;他賞識惠施的才智,全城追捕莊周,將其逐出國門,永不得再入。
此外,衛鞅因出身衛國而不被看重,被趕到秦國;公孫衍戰敗受嘲諷,也被趕到秦國;張儀因其農家出身而被輕視,被趕到楚國,後因受辱又被趕到秦國。
結果,在魏惠王時期,孫臏在馬陵、桂陵兩戰中,幾乎消滅了魏國三十萬大軍,吳起一手打造的魏武卒只剩下五萬。儘管魏武卒後續有所補充,但已不再是橫掃天下的精銳之師。
莊周不再,道家在魏國只剩下了辯論家,沒有了修行者,魏國再無傲視群雄的修士。
衛鞅改革秦國,使秦強大百年;公孫衍重創河西軍,殺敵八萬,奪回河西;張儀更是不凡,以連橫合縱的策略,助秦成為超級大國。儘管張儀後來被驅逐,但鬼谷門派因合縱連橫之功,歷代秦王皆尊為座上賓。魏惠王不得不遷都大梁,退避秦國鋒芒,爭霸中原。如今的魏國,不過是往日輝煌的餘暉,顯而易見,如同風中殘燭,僅剩一絲微弱的火光。
而今,魏無忌就是那最後的火苗,輕輕一吹就能熄滅。
但想要熄滅這火苗,總會先被它的熱度灼傷。
蒙恬現在正感到了這份灼痛。
他此行只帶了五萬人,沒想到魏無忌在壽陵竟集結了二十萬大軍。
途中雖收編了一些散兵遊勇,但數量太少,加起來也不過兩三萬。
八萬兵力,對戰二十萬……即便蒙恬智勇雙全,秦軍勇猛異常,也只能陷入苦戰。秦滅魏的號角已經吹響,這些魏人為避免亡國滅家,個個浴血奮戰。蒙恬指揮數次衝鋒,竟然連敵軍的前沿陣地都沒能突破!
遠遠望著壽陵城樓,蒙恬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更有意思的是,他正在觀察敵陣,突然有探子來報。“報,將軍,有一人單槍匹馬,持劍而來,似乎……”
“別吞吞吐吐的,似乎什麼?”蒙恬怒道。
“似乎與天公子相像。”
“嗯?”
蒙恬簡直不敢相信!
他以為這世上贏風已是頂尖,怎會有人與他相像?
現在的贏風手持湛盧神劍,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即便是名動一時的陸地神仙也難以匹敵。與他相似……
蒙恬在車上眺望,還真發現一人被他的親衛隊團團包圍。但這人的劍術非凡。
親衛隊已將他團團圍住,卻拿不下他。
只見那人手中長劍上下翻飛,劍氣四溢,猶如流星劃過,硬生生地將親衛隊壓制得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