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瘟疫(第1/2 頁)
初平四年秋,馬超自領涼州牧。
這在亂世之中根本沒有濺起一點水花。
此時曹操和呂布在兗州相互試探,等待著對方的露出破綻。
袁紹更是在青州大敗公孫瓚,公孫瓚徹底退出了中原,躲在幽州不敢出門。
袁紹大將麴義,帶領八百先登軍與鮮卑聯合,共同與公孫瓚對峙。
公孫瓚雖然連場大敗,但麴義膽敢以八百士兵來攻幽州,也著實有點太瞧不起白馬義從了。
鮮卑雖然一同出兵,但一直被公孫瓚壓著打,出於畏懼,現在也只是出工不出力。
麴義雖然在前線與公孫瓚對峙,但袁紹此時卻開始犯了所有君王都會犯的錯。
功高震主。
麴義為人本就比較憨直,不愛交際,更不會說話,戰鬥時候又經常帶著先登一股腦的往前衝,完全不管後方,更不聽號令。
長期下來,就算是好不容易和顏良文丑建立的一點友誼,也都消磨殆盡了。
就算此時麴義是為了袁紹在和公孫瓚戰鬥,遠在南皮的袁紹也早就被身邊的讒言給腐化了。
袁家最擅長的一件事,就是斷人口糧。
麴義即使被斷了糧草供給,仍然依靠著自己的堅持一直頂在最前線。
公孫瓚畢竟是梟雄一名,得到訊息之後,便與鮮卑進行了私下溝通。
面對公孫瓚使者的威逼誘惑,鮮卑悄無聲息的退軍了。
僅留下麴義一人和八百先登。
公孫瓚帶領萬餘白馬義從,來與麴義決一死戰。
此時的白馬義從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純白,常年戰敗之下,公孫瓚連白馬都集不齊裝備騎兵部隊,但麴義一邊更加可憐,餓著肚子打仗。
這一戰,白馬義從並沒有正名,先登也沒有丟掉他們的戰旗。
雙方打得天昏地暗,拼得血流成河。
最後公孫瓚慘勝。
殺敵八百,自損三千。
公孫瓚想擊敗麴義正名,沒想到反而讓先登成為了世人談之色變的部隊。
但此役先登已經絕唱,從此,再無先登之名。
袁紹並不心疼,反而是派遣張合進駐章武,重新與公孫瓚對峙起來。
公孫瓚勝了一場,反而比敗了更加頹廢。
先登的恐怖已經刻入了公孫瓚的內心深處,他再也不是那個叱吒疆外的白馬將軍了。
幽州牧劉虞此時想勸告公孫瓚,好好修身養性、休養生息,特別是調整對鮮卑、烏桓等少數民族的策略。
這一下將公孫瓚惹火了。
“我在前線殺敵,一再失敗,原來是後院起火!”
公孫瓚一怒之下,起兵反叛,攻佔了劉虞的府邸,將劉虞殺之後快。
北方戰事暫告一段。
回到中原,陶謙病危,欲將徐州交給劉備,劉備礙於顏面,並不敢接手。
但糜家全力支援劉備。
不光在陶謙面前說盡好話,更是將女兒嫁給了劉備。
糜家乃是徐州士家之首,有了糜家的支援,劉備很容易的便接手了徐州的事務。
曹操雖然非常懊惱,自己為劉備做了嫁衣,但是兗州是自己的老家,曹操是不可能放棄兗州的,只能說時勢造就了人啊。
袁術也在一邊蠢蠢欲動,不斷調兵,一邊往徐州揚州方向佈置了諸多兵力,另一邊又在荊州方向增加駐軍。
看樣子應該是孫策投靠袁術的事情被劉表知道了,黃祖在給袁術壓力,想要斬草除根。
但袁術如此自負,怎麼可能會讓投靠自己的人受到威脅,寧願雙線作戰,也絕不放棄拿到手的寶物。
反倒是長安方向平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