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發展的方向(第1/2 頁)
誰曾想馬強第二天向馬超說起賈詡的事情時,馬超卻滿不在乎的回答。
說拜誰為主公並沒有什麼不同,還說要是趙雲願意,最好也拜馬強為主公。
搞得馬強還覺得自己格局小了。
趙雲雖然沒有表態,但是這一次長途奔襲、一舉奪城這種揚名天下的事蹟,令淡泊名利的趙雲都為之動心了。
更不用說馬強提出的發展自身為優先這種策略。
談發展才能給百姓們帶來真正的和平。
趙雲根本閒不住,按照制定好的方略,趙雲將連自己在內的常山二十八騎分散派出,將涼州的郡縣百姓全都帶回天水。
馬超也下令將馬家舉家遷來天水。
這是賈詡的主意,一來可以更加方便解決韓遂,二來天水是涼州最大的郡城,在天水發展明顯更符合利益。
還有一點就是天水離長安更遠,可以降低董卓的敵視程度,至少能讓馬騰更安全一些。
馬強十分贊同這個主意。
畢竟馬家遷移這種事情在對比涼州的其他動作之後,已經算不上什麼大事了。
而且天水演武場、校場、練兵所等等是應有盡有,根本不需要建造更多的工程。
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即將遷來的勞動力。
“戶籍制度?”
賈詡對馬強提出的各種各樣的新思想已經有些見怪不怪了,但這一次又重新整理了底線。
“你是說我們現在實行的‘案戶齊民’不好?”
賈詡說的“案戶齊民”乃是秦朝設定、西漢東漢沿用至今的一種戶籍管理方法。
每年八月將對每戶人口進行詳細的登記,每三年進行一次造冊,並設官員專門做此項工作。
目的是為了確保賦稅徵繳、徵兵等用。
主要是官府對百姓進行管理之用。
“我們管理戶籍,並不只是為了知道自己治下有多少百姓,而是要讓百姓覺得在我們的治下才能更好的生活。”
“這樣才能讓百姓願意留在這裡。”馬強神色凜然。
“我們變得強大,百姓就願意留在城中了啊。”賈詡並不理解。
百姓在領主強大的實力裡面獲得的是安全感,但卻並不一定是歸屬感。
只有安全感的話,一旦信任崩塌就會立刻逃離,而擁有歸屬感的百姓,會透過付出自己的努力為領主建立安全感。
歷史上隨領主遷徙,幫助守城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們在提供安全感的同時,要讓百姓明白,跟著我們會獲得比在任何諸侯手中都更好的更多的權益。”
“比如,土地私有化,徵兵也按照戶籍之中男性數量來調整,賦稅也可以根據貢獻程度來減免等等……”
“我現在只是有了一些想法,具體的實施方法還沒有完善。”
僅僅是這些思想已經足夠令賈詡為之動容了。
這些思想,完全顛覆了賈詡的認知。
土地那是官府的,百姓耕種都經常不繳夠足量的稅,要是私有化了百姓不是更加不願意繳稅了嗎?
還有貢獻程度,這個怎麼算,賦稅減掉之後又如何為官府支撐開支,維持軍隊?
而且,這些思想還會動搖到某些士族的利益,這中間要遇到的障礙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馬強還說,這只是一些初步思考,要是完善了還不變天了啊。
自古變法多有蹊蹺,最終總會無疾而終,就算成功也只能是後世享福,提出變法的人也早就變成黃土一抷。
“此事我想不明白,我等並沒有內政通勤之人,要不還是暫時擱置吧。”
賈詡借無人能行的話想拖一拖馬強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