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修心之旅(第1/4 頁)
趙凌幀去太和殿召集大臣議事。
內閣成員,六部尚書,兵部和軍機處的人都來了。同時來的還有一些公侯伯爵。就連早已退休的前任兵部尚書朱尚之也被叫過來,因為他還是“金戈侯”呢。
眾人商議許久,暫定策略有兩條,一是增兵北方邊境,二是加強雁門關的防護。
按照現任兵部尚書張廷練的說法,北蒙國派出來的的兵只有十萬人,這個數目不算太多,想當年最多的時候,北蒙國發兵五十萬,都被祖永壽領兵擋住了;再後來一次,北蒙國發兵四十萬,又被祖青雲擋住了。
“十萬敵兵,比之於五十萬,那不是毛毛雨嗎?”
“皇上,您只管將心放在肚子裡;我們在北方邊境有三十萬守軍,肯定能擋得住!”
然而金戈侯朱尚之卻說:“不可掉以輕心。祖永壽和祖青雲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統兵有方,運籌帷幄,不是普通將領可以比擬的。陳立章只是副將,缺乏大戰經驗。我建議,重新啟用老將軍祖永壽!只要有他出馬,事情就解決了。”
趙凌幀雖說跟泰武王不一樣,但他對祖家的忌憚之心,一點兒都不少,若非出於無奈,他才不會請祖永壽出山呢。老實說,他更擔心祖永壽,因為兒子被害,率領大軍,倒戈一擊,佔了趙家的三千里江山!
既然眾人都說北蒙國的十萬兵將不可怕,那他就放心了:“好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先增兵二十萬,然後等等看。”
於是兵部尚書張廷練,從東部和西部戰區各調兵5萬,再加上一部分駐守中央各州的兵丁,增援北方邊境。
新的領軍之人也有了,由驃騎將軍霍巖山擔任。
蒼蘭國的將軍,分為柱國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徵(東南西北)將軍 、四鎮(東南西北)將軍、四安(東 南 西北)將軍、前將軍、 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等。驃、車、衛及諸徵、鎮將軍資深者可進號為大將軍。 如驃騎大將軍、衛大將軍、徵北大將軍,鎮西大將軍。但這些大將軍都比不上柱國大將軍。柱國大將軍的職位最高,可以統領全國兵馬。
大將軍蒙良乃是鎮北大將軍,並非柱國大將軍。
自從祖青雲失蹤後,蒼蘭國尚未有人晉升柱國大將軍。
皇上要留著這個位置,就像掛在驢車前的胡蘿蔔,吸引手下眾多的將軍們為國效力。按照蒼蘭國的傳統,只有駐守北方邊境十年以上,打退北蒙國的三次進攻,才可以晉升柱國大將軍。
****
北方邊境距離京師千里之遙,那裡發生的戰事,並不影響京師的會試。
上京城,依舊是歌舞昇平,車水馬龍。
祖明澈臨時抱佛腳,連續數日不眠不休,將儒門經典重新翻閱了一遍。他知道妻子的儒學造詣極深,於是遇到不懂的問題,便主動向她請教。
胡芸兒連續回答了多個問題,覺得這樣下去太麻煩,乾脆說:“要不然,我為你醍醐灌頂?”
祖明澈一愣:“可以嗎?我是築基修士,你為我灌頂,會不會傷到自己?”
胡芸兒沉吟道:“若是一般少年,我可以輕鬆對待,揮手之間,便可以醍醐灌頂。但對你嘛,我還要藉助於法器,不能直接拍在頭頂,否則容易失控。”
因為醍醐灌頂,牽涉到靈氣和神識的傳輸,如果承受之人功力太高,就像浩瀚的大海一樣,會將施法者的手吸住,搞不好會出現靈氣耗盡,油盡燈枯的現象。
醍醐灌頂一旦開始,想剎車都很難。
不管是仙修,還是儒修、佛修,都有醍醐灌頂的法術。而一般的修士,不會輕易給別人灌頂,除非是大修士,功力遠高於對方,才會將危險降至最低。
有人扮豬吃老虎,假裝自己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