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釣魚(第1/3 頁)
隨後不久,兩男一女來到芷蘭院門口。
胡芸兒讓他們進來。
為首的壯漢,乃是胡山泉,長方臉,一字眉,身材高大,肩頸背一圈看上去又圓又厚。肩、背、胯肌肉發達,看上去有種敦厚的感覺。
左邊是胡青松,身材有些偏瘦,手腳很長,似乎練的通臂拳,一雙眼睛頗為有神。
右側有一位姑娘,身材修長,相貌普通,上身鬆弛,下盤穩固,每走一步,氣沉丹田,走路姿勢很協調。
胡芸兒問那位姑娘:“你叫什麼名字?是何來歷?”
那姑娘回答:“我叫徐如萍,今年十七歲,父親做過山匪,被朝廷剿滅了。母親帶著我流浪,正好趕上大饑荒,她先餓死了,我還剩一口氣,被三爺看見。他老人家仁慈,給我一口吃的,讓我跟他走。”
“你練的什麼功夫?”
“下盤功夫,主要是輕功。”
“你是幾階武士?”
“七階。”
武士屬於最低等的武修,總共九階,一階最低,九階最高。武士往上是武師,同樣分成九階。武師再往上,則是武道宗師,分成天地玄黃四階。
這個世界,不論男女,都把修煉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功力高了自然能改善待遇,而且能延長壽命。所以像徐如萍這樣的姑娘,只要還有進階的機會,就不想早早嫁人生子。
胡芸兒分別跟胡山泉和胡青松說了幾句話,然後道:“從今以後你們跟著我,我不會虧待你們的。”
三人躬身道:“是,大小姐。”
胡山泉道:“大小姐,我跟青松商量好了,出門的時候,可以給您做轎伕。”
“你們都是武師,做轎伕太委屈了。我一般不坐轎子,喜歡坐馬車。”
“大小姐,不管是抬轎子,還是駕馬車,都是我們的榮幸。”
在他們看來,大小姐體重很輕,抬著她,跟抬小鳥兒差不多。
作為武修,從低到高,分成皮、肉、筋、骨、脈和肝、心、脾、肺、腎十個層次。練皮,練肉和練筋屬於武士範疇;煉脈、煉骨、打通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屬於武師的範疇,修煉肝心脾肺腎則屬於宗師範疇。
他們都已經過了皮、肉、筋三關,雙臂一用力,能輕鬆舉起數百斤重物。
有那麼一把子力氣,抬個小姑娘,還不很輕鬆嗎?
胡芸兒修煉的方法跟他們不一樣,跳過了皮肉筋骨,直接進行煉脈,雖然打通幾條經脈,但肉身力量不比他們強。
這個世界,修煉方法多如牛毛,每種方法有自己的特色。
天道酬勤,一份工夫,一分收穫。
你沒練過皮肉筋骨,就別跟人家比肉身了!
歸根結底,胡芸兒修煉的儒門心法強調煉氣養心,重在經脈和五臟六腑。等到有一天,她的功力高了,能反過頭來彌補肉身缺憾。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前世的胡人傑,還是鴻儒的時候很脆弱,一旦成了儒門宗師,就有金剛不壞之身!同樣情況也常見於佛門修士,有些大德高僧,一輩子不習武,等到佛法精深,開闢上丹田之後,就成了邪魅不可侵的金身羅漢。
隨後,胡芸兒由丫鬟雪雁陪著,在府庫裡找到兩根釣竿。
那兩根釣竿一大一小,其中一根有手臂粗,是紫色的竹竿,摸著很光滑,魚線很粗,似乎是蠶絲擰成的。另外一根釣竿略微細一些,是青綠色的竹竿,魚線也細了一半。
至於說魚鉤嘛,並非只有兩根,而是裝在盒子裡,大大小小一整套,約有二十來根。
有這些東西還不夠,還缺魚餌呢。
胡芸兒記起,在皇家藏書閣看到釣魚的書,針對不同的魚有不同的餌料。她給胡青松一個配方,又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