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為什麼非要折騰(第1/2 頁)
“籤回來做什麼,讓她氣死我?”
“馮總,話不能這麼說,父女哪兒有隔夜仇,她現在這麼火,你也別生氣,勸兩句不就回來了嗎?等她到了星光,一切不還是你說了算?”
馮星轉轉眼珠,好像是這麼個事兒。
“行,那我試試!”
在股東們的注視下,馮星當場給寧夏打電話。
‘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叔叔,用我的打吧!”
另一張床上的任白雷撥通寧夏的手機,結果還是關機。
兩人面面相覷,股東們坐不住了。
短短几天,給旗下藝人買熱搜就撒出去了近千萬,最後都被寧夏截了胡。
更可氣的是,人家的熱搜根本就不是買的,像寧夏這種放個屁都能上熱搜的人,必須回來給他們賺錢。
“馮總,用我的手機打。”
一位股東遞過自己的手機,一打就通了。
馮星和任白雷瞬間臉黑如墨,這還有啥不懂得,明顯就是把他倆拉黑了。
“你好,哪位?”
馮星剛想罵,看到股東們的眼神,生生換了個語氣。
“夏夏,我是爸爸,想問問……”
‘嘟嘟嘟……’
馮星臉色漲紅,再次回撥過去,‘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別摔,那是我的手機。”
把手機還給股東,馮星攤了攤手。
“你們也看到了,她是不可能回來的,這種人不到走投無路根本不會知道咱們得好,簽了個關俊就開始嘚瑟,哼,那隻不過是被我們拋棄的垃圾罷了,今天開始動用星光所有關係封殺她和她旗下藝人,我就不信她不回來。”
股東們想了想點點頭,既然好好說沒用,那就只能來點狠的。
微博熱搜一個接一個,去聽《百代成史》的網友也是一個接一個,短短几個小時躍居新歌榜第一。
就在此時,一位知名樂評人的長文也上了熱搜。
‘@解樂 中午有網友推薦了一首歌《百代成史》,一聽之下驚為天人。
我們先說詞,用華夏曆史為脈絡寫詞,寧夏是第一人,我不精通曆史,只從編排方面以及我聽到的簡單說說。
最開始的銅鑼,深沉、洪亮且帶有穿透力,就此推開了歷史的大門,同時提出‘何以華夏’的問題。
前四句編曲用的鼓和琵琶,絕的是,在隨後的說唱部分,寧夏居然加入了編鐘,編鐘興起於周,盛行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時期。
截至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在歌曲裡用過它。(別說用它寫歌,知道編鐘的人,估計樂壇都沒幾個。)
恰好歌詞也寫到了春秋,如此細節,我只能說寧夏的歷史知識儲備有些可怕(當然也可能是她查了很多資料)。
到了戰國時期,鼓點節奏變快,古琴聲音激昂,讓你似乎身處戰場,而我最喜歡的,是後面(那段寫秦的歌詞)編鐘的旋律,以及強敘事的絃樂。
後面每逢大戰曲調就會變得急促,和歌詞完美契合,特別是三國那段,聽到的時候簡直想跨馬出戰。
特別要說明的是,間奏的二胡真的絕,宛如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在訴說著悠長的故事,有無奈,有惋惜,有傷感,有自豪……
隋唐開始,曲調漸漸輕快,至大唐加入歡快的笛音,讓你只透過樂曲,就能感受到當時的盛世。
聽這一段的時候,我彷彿正立在長安城熱鬧的市井街頭,彷彿能聽到小販的叫賣,能看到街頭賣藝之人在努力表演……
到了明朝編鐘再響,同時加入了嗩吶,我不知道你們聽到後是什麼樣的心情,我自己從中感受到了強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