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1(第1/2 頁)
說到底,還是草原糧食產量實在太太太低。
“我以為,大越的耕種方式並不一定適合草原。”谷辛斟酌說道,“我待過的田地都是最肥沃的,簡單翻耕就能滿足種植要求。”
“但我不知草原上的土壤肥力如何,又是否能支援改良麥種的生長,只現在看著,可以補一次肥力,等一個月後麥苗返青了,再看效果。”
狄霄問:“仍用糞肥?”
“糞肥肥力足,太多容易燒苗,不然改用草木灰吧,我曾見過祖父給麥田上草木灰,大概知道份量。”
可惜在場十幾個人,除了谷辛和明窈,無一人知道草木灰是什麼。
明窈也只聽說過,具體如何燒製如何用量,也只是個門外漢。
“草木灰簡單,收集秸稈草莖焚燒,火滅後留下的灰燼就是了,若是怕肥力過剩,也可以混些土,在麥苗上薄薄鋪一層。”
“等返青後的追肥就用草木灰和糞肥混,既能保證了肥力,還能防蟲抗旱,促進麥稈生根。”
“不過不管混土還是混糞都不能太多,土要挑細土,不然麥苗頭頂的重量太過,恐會壓壞了幼苗。”之後,谷辛又說了燒製的要點。
比起木炭,草木灰就沒多少技術含量了。
草原上不缺草木,唯一要考慮的,只剩焚燒地點的選擇。
有谷辛指導著,焚燒的過程和時間有了定論,但這遍地青草灌木,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
幾人商量了半天,明窈提出:“不然繼續挖窯吧,或者地窖也行,多些通風的孔洞,把火勢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我覺得可以。”谷辛表示贊同。
然東南聚居地少山坡,窯洞的位置不好選,只能先挖一隻地窖出來。
地窖選在了距離部落七八里地的地方,那邊離一片小湖泊近,就算真發生了意外,也能及時取水滅火。
地窖挖得淺,窖口也不算大,地窖才挖好,還能看見窖壁上在掉落土沫兒,地窖外還圍了一圈碎土,土堆被水浸溼,防止火苗濺出引燃草地。
眾人急著看成果,東西備好就直接開始了。
因地窖偏小,差不多一板車的草莖就能鋪滿,一把火扔下去,很快冒出濃濃的黑煙,漫天黑霧,嗆得人連連後退。
草木灰要燒足時間,等灰燼燒成,火勢自然會熄滅。
一群人無所謂這會兒的等待,從清早等到天黑,總算等到了火勢完全熄滅,地窖底下鋪了一層黑白相間的灰。
作者有話說:
這滿滿一板車的草莖燒完,只出了窖底薄薄一層,明窈和谷辛舉著火把,照亮地窖。
而狄霄和另外一人跳進裡面,一人鏟灰一人接,合作著降剛燒出的草木灰都抬出來。
谷辛掂了掂,大概估計了一下重量:“有點少了,恐怕連半畝地都不夠。”
草莖不如秸稈耐燒,燒出的灰燼也比秸稈要少,可惜草原上少有秸稈,便是有,也只長在水源充足的河邊,與拔都兒部相隔甚遠。
而有溪河的地方,往往都有其餘部族的人出沒,很難說會不會與他們撞上。
狄霄問:“那是繼續燒草莖,還是去遠處尋些秸稈來?”
“燒草莖吧,雖然費些力氣,但也不費什麼事,就是要加快些速度,不然我怕耽誤了追肥。”谷辛算了算,一窖草木灰要燒上整整一天,便是日夜不斷,也要小一個月的時間。
“這草莖能壓實嗎?”明窈忽然問了一句。
幾人齊齊向她看來,思慮半晌,谷辛點頭道:“可以一試。”
時間已經不早了,眾人將東西收拾好,趕緊回去休息,等第二天天剛濛濛亮的時候,就又要去收集草莖燒灰。
好在一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