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幾斤的麵票。(第1/2 頁)
我一直知道,我媽之所以不斷往前奔,是因為她不甘心,儘管她從來不會將不甘心放在嘴邊。但我能夠透過一些事情,感受到她的不甘心。
進入鎮上的第一年,我媽憋著勁,和所有人的關係都處理得不錯。這種處理得不錯,並不代表她就能得到什麼滿足。她只不過是知道,如果要變得更好,必須要紮下根來。因此,她一直努力著,努力去紮根。
等到後來,我們搬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這個地方距離鎮中心比較近,幾個比較重要的鎮上機構緊密相連。在我們斜對面就是全鎮糧食集散地。
一天,一位負責肉食的阿姨來到我們家落腳,手裡拿著一本小冊子。我覺得有些奇怪,這小冊子是做什麼用的。阿姨一邊翻那本小冊子,一邊撥弄著裡面的各種票據,說著家裡還能買多少麵食之類。我覺得很納悶,這些難道還要花錢才能買到?我們隔壁的隔壁不就有包子鋪?
聽著阿姨說的話,我媽沒有任何異常,她的心情一直保持得很好。看著我媽那平靜從容的態度,我當時覺得,這可能我媽也是輕而易舉能夠得到的東西。不想,阿姨走後,我媽只是嘆了一口氣:“國家的物資調運還是不夠暢通,這些,確實只夠分給他們這些幹部的。”
我當時沒有明白,什麼叫物資調運不夠暢通。後來才漸漸明白過來,原來,我們國家當時的很多物資並不是全國調配,而是規定了那些省的調運到哪裡,哪些省的調運到那些地方。因為這些關係,所以,我們當時所有的雜貨鋪被稱為“南雜店”。所謂“南雜店”,其實就已經註定了我們哪裡只有白砂糖,沒有綿白糖。因為,綿白糖在當時不可能運到南方。
我媽沒有去爭取那些麵粉,只是會偶爾給我們買一點包子、饅頭之類的東西,讓我們解解饞,並告訴我們,包子店裡的做得比她好,她就不浪費那麼多心思去做了。事實上,她並不是不想浪費心思,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罷了。這些,是等到我們進入城裡之後,我才漸漸明白過來的。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我們隔壁的那家包子鋪,他們是怎麼樣搞到那麼多面粉的?他們為什麼會源源不斷地擁有那麼多的麵粉?不過,我當時記得比較清楚的一點,那就是他們一家遠遠比一般人早熟。其他人一般都是五十歲左右才當爺爺,他們家倒好,店主四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已經是爺爺了。因為我們共用一個後院的關係,我常常能聽到那位伯伯驕傲地宣稱:“對啊,我已經是爺爺了。”
現在想來,也許他們家之所以能夠比較順利實現血脈傳承,與他們家比較富有有關吧?很多人可著勁想要嫁進他們家。因為,嫁進他們家,就相當於不再有衣食之憂。說來也怪,我幾乎沒有見過他家兒媳婦,甚至連他們家兒子都沒有怎麼見到,見到的只有他們夫妻倆帶著他們的孫子。
對我們來說難以擁有的幾斤糧票,對他們來說竟然完全沒有障礙,現在想想都是挺難得的一件事了。
讓我至今難以忘記的一件事莫過於,曾經,我爸媽外出,讓我們中午在伯伯家吃包子。給的要求就是:吃多少拿多少。我和我哥兩個人,竟然一共吃了十一個包子。要知道,十一個包子是什麼概念,當時很多大人在那個店裡吃包子也是兩個都喊飽的。我常常在想,也許,當時的我們當真是完全沒有概念的,否則,又怎麼會吃那麼多個包子呢?
不過,必須說,伯伯家做包子的水平,絕對是極為厲害的。那些包子中間無論放白糖還是肉餡,都是讓我們不得不稱揚讚歎的。
我有一些可惜,我從來沒有在家裡見我媽做過包子,儘管我媽後來學過很多美食,做過很多美食,但無論怎麼樣,她都沒有做過包子。我媽後來只做餃子,併成為了做餃子的高手。
“以後,等到一定的時候,我們家也不會受麵票的影響,可以隨意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