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第1/2 頁)
第141章 青年學者的尊嚴≈砂糖?米豆?日本人資助?
柏辛樹的聲音帶上了一點笑意。
&ldo;非常好。&rdo;
支援+1+1+1
&ldo;這個推論,你可以去和姜世欽講,他作為研究萬泰和號的學者,會受到啟發,然後幫你把論據補充完全。&rdo;
左佑佑順口說:&ldo;非常感謝姜世欽,關鍵的四封文書是他幫我找到。&rdo;
&ldo;那是他應該做的!&rdo;柏辛樹破天荒地刻薄道,&ldo;這是他的研究方向。&rdo;
左佑佑:&ldo;哦。&rdo;
左佑佑感覺柏辛樹對姜世欽的好感不高。
不過也是,姜世欽用中文寫的著作行文可怕,一連做跑四個編輯,成為古籍中心的釘子級別困難任務,就連排版聽見都聞風色變……
柏辛樹能對他有好感就怪了。
左佑佑轉移話題:&ldo;我猜陳平原給柏傑生的補償應該是米豆。&rdo;
&ldo;依據?&rdo;
&ldo;萬泰和號的帳本。&rdo;
柏辛樹這次真的意外了。
他不是不相信左佑佑的專業技能……
好吧,他其實就是不相信左佑佑的專業技能。
但此時此刻,左佑佑竟然可以用專業技能進行合理推斷了?
柏辛樹決定先聽一聽。
左佑佑說:&ldo;柏傑生是上海人,習慣用上海的九八規銀作為計量單位。但是我在統攬萬泰和號的帳本中,有一些計量單位使用&lso;本洋&rso;和&lso;銀兩&rso;。根據上海民間計數法檔案,上海話的&lso;本洋&rso;或者&lso;銀兩&rso;,指的是西班牙銀貨,在當時的上海,只有米豆使用西班牙銀貨交易。&rdo;
柏辛樹沒說話。
左佑佑膽戰心驚地說:&ldo;所以,我推測,用來補償絲綢的,應該是米豆?&rdo;
對面沉默了半晌。
就在左佑佑一顆心墜落谷底以為自己說的不對的時候,柏辛樹終於開口。
他實心實意地說:
&ldo;左佑佑,你真了不起。你的這個研究成果,可以寫一篇論文拿去發表,非常有價值。&rdo;
支援+10+10+10
左佑佑的尾巴緩緩升起,又搖晃了幾下:&ldo;哎呀,人家也沒那麼棒棒啦。&rdo;
柏辛樹點了點頭,完成了每日支援左佑佑的成就。
得到了柏辛樹的肯定,左佑佑興沖衝起找姜世欽,把自己的推論噼裡啪啦地和他比劃一輪。
&ldo;米豆?&rdo;姜世欽的重點在米豆上,&ldo;可是不對啊,畢竟柏傑生是後來的漢城首富,他用積壓的絲綢從萬泰號換回米豆,必然因為某些陰差陽錯,把米豆在朝鮮賣得極高的價錢。&rdo;
&ldo;那時候不是朝鮮饑荒嗎?&rdo;
&ldo;是,但從帳面上來看,米豆的利潤不高。&rdo;
左佑佑如遭雷劈。
&ldo;啊?怎麼會利潤不高?&rdo;
涉及到學術,姜世欽專業且認真。他嚴肅地找出原始史料的電子掃描件,指給左佑佑看:&ldo;你看,利潤就是不高,比不上砂糖。&rdo;
思路不對?
左佑佑垮下臉。
&ldo;我博士論文研究砂糖,和你是同樣的理由。&rdo;姜世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