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漢征服者 > 第135章 學舉

第135章 學舉(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大秦:送給贏政一張地圖生子當如孫仲謀全球戰國蓋州傳明末紅衫軍穿越,成為寶可夢大師新婚夜:娘子,吃碗泡麵充充飢吧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奧特曼:失戀後我穿成了銀河簽到,開局我是個廢物天策烽煙信武之野望原神:提瓦特劫匪,打劫就能變強湖畔詩人大宋小農之一代天驕混在三國靠命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極限保衛大梁武官

“朕本布衣,這些年遊遍關中,見多了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窮苦百姓,也看多了世家大族的窮兇極奢,那麼些民間賢良為謀進身之階不得不依附於士族,尋求被士族乃至官府舉薦為官的機會。

官員乃是王朝執政之基,是代天子牧民之人,然而這天下間太多的官員淪為世家大族的私器,為了報答培養之恩,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去枉顧國朝之利,不惜損民苛民為士族謀利。

朕想問問元輔,大漢的官員到底是士族豪強的家奴還是王朝之官!”

霍光赫然道:“故而陛下設皇家太學,試圖自己培養人才入仕為官,掐死士族把持朝政的途徑,那麼下一步想來陛下是打算廢察舉之制了吧。”

這已經不是霍光第一次問出這樣的問題,上一次劉病已的回答是準備開科取士,但並非是歷史上科舉的那種開科取士。

具體如何當時劉病已也沒想好,可如今他想好了,算是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另外,劉病已覺得自己有些過於激進,改革中樞官制他都費了不少時間才下定決心,可中樞官制改革說到底只是王朝內部的職責變動和權責劃分,滿京城的官員最多也就會因為不習慣而產生些許不滿,說會強烈牴觸也不太可能,無非就是一個慢慢接受轉變的過程罷了。

察舉制需要不需要改革,答案是肯定的,劉病已絕對不會容忍士族控制人才把持官場,然後經過幾百年的發揚壯大成為真正的門閥。

但是怎麼改,什麼時候改,劉病已一直都沒能下定決心。

這不是劉病已優柔寡斷,而是他太清楚改革人才舉薦制度會在士族當中掀起何等的狂風驟雨。

最主要的是改到什麼程度,後世科舉讓平民子弟走上政治舞臺,從削弱士族的角度來講,科舉制度肯定是優於察舉制,但是到了後世的應試教育年代,各級學校的出現讓華夏大地的讀書人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進而誕生了大量專業性人才。

但是在兩千年前的大漢,劉病已並不覺得科舉和應試教育合適。

科舉考的是什麼?從隋唐時期的駁雜到明清時期的八股,翻來覆去考的內容除了詩詞歌賦、四書五經、軍事策論外都離不開儒家那一套。

道德文章寫的花團錦簇就能成為治世名臣?那是典型的瞎扯淡,光有理論沒有實踐經驗的儒家官員走上政治舞臺,除了那些號稱滿身浩然正氣的以外,有多少是成為能臣的?

華夏封建時代的文明程序一直遙遙領先於全世界,然而到了清代在短短一兩百年時間就被西方反超而且還遠遠甩在身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思維僵化,是固步自封,或者說儒家早就習慣了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那一套治國方式,文明程序確實在緩緩前進,但在某些時候反而出現了倒退。

比如大宋王朝比大明王朝早誕生幾百年,而在幾百年前的大宋就因為發展手工業和商業讓民間相對富庶,可到了大明呢?

還有大漢王朝的推恩令和宋代的藩王制度,最大程度上限制了藩王坐大和大量消耗國家財政的弊端。

然而到了大明,現成的作業不抄,以至於不事各業的宗室經歷一兩百年的繁衍終於成為王朝難以承受的負荷,最可笑的洪武皇帝為了讓民間復甦故而鼓勵農業,所以定下的商稅三十稅一的制度經歷幾百年都不根據社會現狀進行改變。

當然或許也是因為改變不了,因為三十稅一的制度對於豪族太友好了,皇帝想改一句祖制就能被壓的死死的。

朱元璋一廂情願的認為他給帝國定下的制度只要萬世不移,那麼大明王朝就能千秋萬代傳承下去,然而他不知道什麼是與時俱進,沒想過明初的制度適合不適合一兩百年後的大明,更沒想到他以為以天下養宗室,會造成什麼樣的惡果。

目錄
七零二婚:糙漢老公夜夜哄黑暗童年:公主不乖?我來調教!綜漫從鬼滅開始不做人最狂上門女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