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4 頁)
一路上,蕭君燁生怕蕭無塵身後不適,一直讓蕭無塵趴在自己的腿上,以免不舒服。
蕭無塵初時頗有些不自在,後頭又想,他和皇叔的關係既然都到這一步了,那麼,又有甚麼好不自在的呢?明明他究竟是甚麼模樣,皇叔都瞧見過了,而且還表現的喜歡的不得了,如此,他還有甚好擔心的呢?
於是他心安理得的趴著,半晌後又道:&ldo;皇叔既回來了,改制一事,就可以開始了。皇叔送來的譚蒙,在這上頭倒真是個人才。有他在,有皇叔在,還有左丞相在,改制一事,想來也不需花費太長時間。&rdo;
蕭君燁想了想,道:&ldo;也好。先皇削藩一事,鬧的人心惶惶,現在咱們雖說收回了幾塊封地,但是暫且不提安撫這些封地上的百姓,讓這些封地上的百姓徹底歸屬大興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單單是要繼續對抗其餘封地所需要的兵力銀錢糧食等等,就足夠咱們畫上三到五年的時間去準備。期間還要防著匈奴休養生息後的突擊……&rdo;
蕭君燁越說,眉心擰的越緊:&ldo;如此一來,倒真是不如先行改制一事,如此也好讓剩餘的幾個藩王,暫且安心一段日子,也讓皇室有了休養生息的時機。&rdo;
他說罷,低頭撫摸了一下有些瞌睡的蕭無塵柔順的烏髮,又道:&ldo;朝中改制,分設四個丞相,四丞相下,再設九部,九部之中再設正副和監察官員……譚蒙的確是有幾分本事的。只是,皇叔回去還要催他,讓他想法子把那些摺子的廢話減少一些,上朝的時候也改一些,最好改為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如此一來,塵兒也好能多歇息些時候。&rdo;
二人商議著朝中之事,很快就到了宮中。
蕭無塵雖說是臨時起意,離開宮中的。但他到底是皇帝,身邊跟著的又都是忠心之人,因此倒也不怕被甚麼人抓住把柄‐‐其實,就算被人知道了又如何?一次兩次的,他只道是去宮外遊玩,玩的晚了,這才留宿攝政王府,除了被幾個言官參上幾本,還能有什麼不妥之處?
如此想來,蕭無塵就更加理直氣壯了。
承寧元年,六月,攝政王回洛陽城,承寧帝與攝政王一同採納了譚蒙的意見,開始對朝中官職改制。朝中一片譁然,皇室與諸藩王,皆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承寧元年,十月,朝廷頒布推恩令,言本是同根生,各藩王的藩地兵權等等,自上一代藩王始,除了將一半的藩地和兵權等,分封給嫡長子,其餘藩地和兵權等,應按嫡庶,分封給其餘嫡子和庶子,共享其父留下來的藩地云云。
且,男子成家便當立業。除應當繼承藩王位的世子外,其餘成家的兒子,無論嫡庶,藩王都應為其分封一部非藩地,讓其真正自己當家做主……
六個藩地的藩王立時譁然。
尤其是幾個兄弟都還好生活著的藩王,聽到這個訊息,直接就把案幾掀翻了。
當他們都是傻子麼?
只有一脈相承,領地和兵權統統交給一人,他們的領地和兵權才能完完全全的保留下來。
如果當真像新帝所說,既要分封一部分土地給他們還在活著的兄弟,還要分封一部分土地給他們那些已經成家的非世子的兒子們,那他們手底下還能剩下多少藩地和兵權?他們又該拿甚麼來和小皇帝對抗?
簡直就是荒唐!荒唐!
然而無論此事有多麼荒唐,朝廷聖旨都下下來了,無論是那幾個藩王還活著的兄弟,還是他們並非世子的兒子,可是都等著藩王趕緊把他們的地盤和兵給他們呢!
六個藩王這才反應過來,敢情是小皇帝暫時沒功夫對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