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價值一億美元的訂單(第1/2 頁)
雖然張星揚給北斗導航系統提了不少的意見,但是作為火箭研究院的代理院長,衛星的研製工作並不歸他管。
而且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力量實際上也不算弱,在國際上也能算得上號。
只不過在大方向上可能並不像張星揚那樣看得更清楚。
畢竟這個時候的人並沒有經歷過後世的一系列事件,對這些沒有什麼概念。
除了國內的北斗系統的發射任務之外,最近還有一項可能的發射任務會落到火箭研究院的頭上。
那就是對摩托羅拉公司設計製造的銥星進行發射任務。
銥星作為第一代的衛星行動通訊星座系統,最大的技術特點就是透過衛星與衛星之間的接力來實現全球通訊。
相當於在這個各地蜂窩行動電話系統還沒有全面鋪開的時代,就在天上建立起一張通訊網。
當然,說起銥星除了它看起來高大上的技術特點,也不得不提起它最後悲慘的命運。
由於巨大的研發費用和系統建設費用,讓銥星公司不得不背上了十分沉重的債務負擔。
要知道為了這77顆衛星,銥星公司耗資五十多億美元,每年光是整個系統的維護費用就要數億美元。
讓銥星公司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每個月光是這些債務的利息就高達四千多萬美元。
最終銥星公司不得不在99年8月13日申請破產保護。
直到01年之後接受了鷹醬軍方的注資之後才起死回生。
銥星公司破產有很多方面上的原因,技術上的,市場上的,包括銥星公司自己內部管理的問題,有很多。
但是你很難說他不是人類通訊史上劃時代的變革,在他之前所有的通訊方式基本上都是透過地面通訊網路進行,而他歷史性的將通訊網路搬到了天上,讓人們可以無視地理環境進行通訊。
這次和銥星公司進行接觸商談,可能要接下的發射任務,是銥星的兩顆備份衛星。
雖然,銥星號稱只需要77顆衛星就能夠覆蓋全球,提供全球通訊網路。
但是實際上考慮到系統設計的冗餘問題,還是給它準備了好幾顆備份衛星。
“我方核算,本次衛星發射火箭製造費用聯同發射費用的總報價為9823萬美元。”
陪同進行商務會議的梁毅,說出了我方對於這兩顆衛星的發射報價。
平均下來每顆銥星備用衛星的發射價格在4900萬美元。
對於銥星公司來說,這個報價相對於鷹醬國內或者是西歐的一些衛星發射公司是相對便宜的。
畢竟這個時候國內的每千克發射重量的報價基本在六萬到八萬之間。
而同樣的重量,其他的公司報價基本上在十二萬左右。
超高的價效比也是銥星公司首先考慮國內火箭發射的原因。
“沒問題,合同簽訂之後,一個星期之內錢就會打到你們的賬戶上。”
對面負責談判的是銥星公司高管開口道。
這個時候的銥星公司還是很財大氣粗的,手握來自於鷹醬華爾街的大筆投資,根本就不缺錢。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按照他們招股和發行債券的時候公佈的計劃時間表。
他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浪費了,只能夠用砸錢來換取時間。
不過即使是在瘋狂砸錢的情況之下,銥星還是存在眾多的缺陷和技術問題沒有能夠解決。
這也是銥星在正式推向市場之後,市場反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的重要原因。
“張,你們有沒有興趣成為銥星通訊的第一批使用者?”
在正式會談結束之後的閒聊之中,之前的銥星公司負責人普林斯·托勒熱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