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貨幣戰爭(下)(第1/2 頁)
之所以趙匡胤這麼急著想要驅逐南唐貨幣,當然不止是因為面子問題。
實在是這玩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啊,這東西的鑄造權,多了少了的握在人家南唐的手裡,他就算是再怎麼古人也明白,貨幣乃一國根本政策之一,他是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的人,如此生死命脈之事,怎麼能操之於他人之手?
這不,李景一出手,直接就給大宋的經濟一記重拳。
李景一共就幹了兩件事,第一,暫時停止鑄幣,鼓勵本國商賈去後蜀、南漢開展貿易,回收貨幣。
第二,傳出了風來說要罷諸道屯田務,減少地方軍隊,增強中央禁軍,與大宋遣使修好,再次上貢。
就這麼兩件事,一下子就把大宋給打得挺老疼。
趙匡胤都氣著了,聽說在端文殿瘋狂的叫囂:“打他!告訴韓令坤,給我打他!”
然後在趙普等人的極力勸諫之下才漸漸冷靜了下來。
因為那李景可能還真不是故意在搞大宋,他應該也沒這個膽子,這事兒,可能還真是無意的。
第一,南唐這麼些年本來就一直在鬧錢荒,他的工商業是很發達的,絕對是五代時期最富庶的諸侯國,但他的貨幣數量一直就不夠,說白了就是實體貨幣的鑄造跟不上商品經濟的發展。
再加上其他的國家都使他南唐的貨幣,他的貨幣一直一直的往出流出,這件事十幾年來一直都是南唐很苦惱的事。
所以趁著現在大宋驅逐南錢,南錢貶值,稍微回購一下外邊的本國貨幣,有毛病麼?
至於說為什麼暫時停止鑄幣,是不是在針對大宋,冤枉啊,那是因為李景今年突然病重,就快要死了啊!
他一個將死之人,那不得為他的孩子,也就是李煜鋪路麼?
先把鑄幣停一下,等李煜登基之後,說不定換了年號就換一批新錢了。
就算不換新錢,至少把這段時間的鑄幣積攢一下,新君登基,手裡不能沒有錢用來撒幣啊。
至於說裁撤軍屯,也即是弱化邊軍,大哥我在裁軍啊,我裁軍,還屯於民,這不是在表現我的友好和恭敬麼?
我裁撤邊軍,難道還裁出毛病來了?你居然要派兵來打我?那我……不裁了?
趙匡胤到底還是要點臉的,拿這個當藉口去詰問南唐,那也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啊。
然而他這頭撤屯,首先兩國邊境的軍事態勢一定會進一步的緩解,軍事緊張放緩,然後必然帶來貿易量加大,何況他還這麼乖,又特麼的進貢了。
再者如此一來,那些被裁撤的邊軍得安置吧,原來軍屯的土地,得分配給民間豪強吧?尤其是後者,這些軍屯的土地南唐本地的那些土豪一個個的饞的都直流口水,是不是得趁著現在這個時候瘋狂的攢錢,準備現金,好在到時候參與這場饕餮盛宴,購買這些土地呢?
結果這一來二去,南唐的發行停了,南唐的土豪卻開始籌措現金了。
而且人家裁撤屯軍的同時,還要增強中央禁軍,也就是職業士兵,軍費的開支這是不是蹭的一下就上來了?這筆錢不得提前準備麼?
這貨幣在南唐不漲才是見了鬼了。
而南錢現在是有點世界貨幣那個意思的,南唐境內的南錢漲了,其他國家的富豪,乃至官府,自然也會本能的開始囤錢,那北宋這頭可能不漲麼?
說白了,人家這是在給李煜攢政治資本,對於南唐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新老交替,他們還哪有功夫管宋朝內部錢幣的事兒。
這特麼純屬就是誤傷,趙匡胤因為此事而去跟南唐發火,屬實是有點遷怒了。
實在是無奈了,趙匡胤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是進一步增加貨幣的供給量了,寄希望於足夠多的宋錢能把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