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這趙光美的陽謀啊!(第1/3 頁)
“什麼是經濟學呢?籠統概括,所謂的經濟學,其實就是三件事: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萬變不離其宗。”
控鶴軍中,趙光美直接站在戲臺上滔滔不絕。
雖然他的戲臺做過特殊處理,比如下面放上了水缸,上面整體設計成了一個音箱的的形狀,但其實如果沒有練過,正常說話的話聲音還是不可能傳遞得太遠,趙光美也顧不上了,因為也沒啥準備,以至於想到哪講到哪,後面如果沒聽見,他也懶得管。
“三個問題中,生產什麼,是最簡單的,大宋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已經初步成熟,所以,其實一個基本原則就行,既,一定要生產有利可圖的東西,通俗來說就是賠本的買賣不要幹。”
“如何生產,指的是生產力的提高,本質上,社會的發展就是生產力的發展,比如漢代時北方地區多種水稻,因為小麥的麥穗太小,吃不飽,後來,透過一代代的選種和改良,小麥的麥穗越來越大了,而且斜線磨盤的發明大大減少了研磨麥子的成本,人們從吃麥粒飯,進化到了吃麵粉,因為北方地區開始吃麵粉了,所以更少的地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北方地區扛旱災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王朝也就變得更加穩定,也最終鑄就了盛唐時期的繁榮,所以歸根結底,真正造就貞觀盛世、開元盛世的,其實是冬小麥、斜面磨盤,至少在我眼裡,這兩樣東西的效力是十個李世民也比不上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一片譁然。
“荒謬!實在是荒謬!”
一個不認識的老頭站起來就要訓斥他。
趙光美都不等他說完,就大喊一聲:“潘美,潘美呢?把這貨給我扔出去。”
然後潘美就真的帶人進來把人給扔出去了。
“我宣告一點哈,今天講這些東西是你們求著來聽,不是我求著要講的,你們愛聽不聽,不聽,老子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你們又阻不了我,你們要是覺得我說得不對,抬腿就走啊,人都走光了才好呢,我就可以提前下班了。”
“當然,我並不否認唐太宗本人的英明神武,今天我來是講經濟的,不是來講史學的,與經濟無關的問題我不想聊。”
然後就見薛居正站起來躬身一禮道:“殿下,在下認同您的觀點,卻是有一惑求解,不知,按照您的這個……經濟觀點來看的話,能否解釋契丹的崛起,和唐末五代以來的中原之亂呢?”
趙光美撇嘴道:“這好歹還算個問題,唐朝中期以來,北部草原降水量明顯上升,導致契丹部水草更加豐茂,而到了耶律阿保機時代,他擄掠了三十萬的漢人為奴,利用漢人掌握了製鹽、冶鐵之法,又因為製鹽、冶鐵之法的利潤所以仿照咱們漢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行政體系,這三十萬百姓所鑄造的漢城,也為耶律阿保機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財政來源,而這個財源,則為他一統契丹建立大遼提供了真正的根基基礎。
當然,他們契丹人本身是不承認的,不過至少在經濟角度上,契丹政權,其實反而是一個依賴漢人為根基的政權,這對於遼國來說,就是生產力的進步,而等到遼國得到了燕雲十六州之後,這個趨勢也就愈發的明顯了,正是因為燕雲十六州的存在,才使得遼國的國祚可以穩定的延續這麼多年而沒有出至少太大規模的內亂分崩離析,所以幾乎可以斷定,一旦咱們大宋決定要收回燕雲十六州,與遼國所爆發的,一定是生死,滅國之戰。”
聞言,趙匡胤和下面的一眾文武全都說不出話來了,即使是大多數人都認為趙光美所說的內容未免有些偏頗,但是卻也不得不承認,他說得絕對是有道理的,這是真正能夠用來治國的本事。
五代風氣,最講務實,自然也沒有言必孔孟,除聖人文章之外皆異端這種風氣,一時之間,除了極少部分頑固,依然想要一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