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企業文化(第1/2 頁)
蛋黃派、巧克力派、軟麵包、瑞士捲。
全新的產品一經上市,就引起了廣泛的好評。
尤其是蛋黃派和巧克力派,由於剛剛上市產量還沒有跟上,各個銷售網點常常是才一上架,就迅速被搶購一空。
而這反倒是刺激了市場,人們購買春風產品的慾望反而更強了。
為了增加產量,春風集團的各個分廠全部都三班倒,晝夜不間斷地全力生產著。
與產量成正比的,則是日漸增加的銷售額。
此刻的春風集團已經不能用日進斗金來形容,而是日進萬金。
月銷售額突破二百萬,年銷售額更是直逼三千萬元大關。
在年初的時候,國家政策發生變化。
允許企業和個人依法申請商標註冊,以獲得商標專用權,從而保護自己的品牌和智慧財產權。
李有財趁熱打鐵,第一時間就直接將‘春風’註冊成了商標。
得益於首央電視臺持續的廣告效益,以及春晚獨家贊助的巨大廣告成果,春風面包的名字,已經成為了老百姓們最耳熟能詳的食品品牌之一。
春風集團取得的成績,是耀眼的。
作為泰和市的本土企業,春風集團已然成為泰和市民企納稅的領頭羊,遙遙領先其他企業。
泰和市的企業不少,甚至還有超大型企業的泰煤礦務局。
但是這些企業的稅收都是首央直收,半分錢都落不到地方市府的口袋裡。
所以泰和市府很窮。
用一句老百姓的土話說,那真是窮的叮噹響。
沒錢修路,沒錢修學校。
如今有了春風集團這麼一個財神爺,整個市府的財政壓力都小了一些。
有了錢,邊傑運籌的幾個民生專案,也終於可以運作起來了。
市委大樓內。
一號大會議廳內。
邊傑手裡拿著一個紅豔豔的獎狀,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將其頒發給了李有財。
李有財捧著《泰和市優秀民營企業》榮譽稱號獎狀,臉上掛著笑,和邊傑握手。
下面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一陣的連拍。
“幹得不錯,希望你能夠繼續努力奮鬥,讓春風集團再上一個臺階。”
“我會的。”
······
獲得了這個市級榮譽後。
春風集團便開啟了領獎之路。
沒過多久,又陸陸續續地獲得了黑省民營企業質量管理獎。
“春風”品牌及系列產品榮獲黑省著名商標。
黑省名牌。
黑省名優產品等等,一系列的榮譽稱號。
要不是因為現在還沒有國家級‘馳名商標’這一稱號,李有財還真想試一試。
新華夏的第一個馳名商標是同仁堂,這種國家老字號,早已經是深入人心,成為首個馳名商標當之無愧。
為了增加企業職工的凝聚力,李有財特意在總廠內單獨弄出一個廠史榮譽館,將這些榮譽證書,以及廠裡的一些有代表、有故事的物件,陳列其中,讓廠內職工們參觀。
李有財的這一招很有效果,每一個參觀過廠史榮譽館的職工,都會感到一份驕傲和自豪,進而更加地熱愛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廠子。
畢竟,這些榮譽都是他們一拳一腳,一塊麵團一捧豆沙幹出來的。
王蓉手裡拿著財務報表,來到李有財的辦公室裡彙報工作。
順嘴提了一句:“李大哥,你的這個提議還真好,廠裡的職工們參觀完廠史榮譽館後,一個個都很有鬥志,工作積極性也提升了不少。”
“就連我們財務室的那些人,也都驕傲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