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七六年(第1/2 頁)
從梁俊生那裡回去的路上,趙東平對尤鳳霞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難,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她們活下去信心。”
“下次見到你母親,你不要總是哭,應該笑,要給她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尤鳳霞點點頭,“趙大哥,我明白該怎麼做了。”
幾天後,梁俊生和蘇婉清去了西北。
而尤鳳霞每次都出現在母親被批鬥的路上,給她信心,給她活下去的勇氣,告訴她,女兒一直和你同在。
後來尤鳳霞覺得自己的力量不夠,想找弟弟妹妹一起來給母親加油,可弟弟妹妹害怕不來。
尤鳳霞母親最後還是沒挺住,在一天夜裡沒了。
趙東平幫她安葬了母親。
尤鳳霞退出了文工團,想找個工作上班養活自己。
聽她說,李青甜現在文工團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那個軍二代家裡人也遭受風波,致使李青甜受到了連累。
好在李青甜挺住了,沒有和丈夫離婚劃清界限,這點讓李漢昌對小女兒非常滿意。
這個時候找工作可不好找,城市已經飽和,許多知識青年都要下鄉去農村。
尤鳳霞也想下鄉,被趙東平勸住。
下鄉可不是個好去處,特別是女孩子,農村不是理想主義的實驗地,抱著這種幻想的人,最後都折在了那裡。
最後還是趙東平送了禮,讓她去了紡織廠幹後勤。
軋鋼廠有李主任那個老色批在,尤鳳霞不能去。
……
時間如光陰,一轉眼來到七六年。
夏季的一天夜裡,眾人都在睡夢中,忽然感覺身體在搖晃,趙東平一下子回過神。
好在他早有準備,趕緊叫醒妻子,然後帶著孩子們逃離屋子,同時沒忘了高喊:“地震了!快從屋裡出來,地震啦!”
趙東平趕緊跑到東屋,叫醒爺爺,抱著奶奶就往外走。
其實他家房子已經被加固過,可趙東平依然不放心。
一家人來到東院空地上,丈母孃和老丈人,還有師母都已經出來了。
趙東平拉過李清瑤說道:“你看著點,帶著孩子們搭地震棚,千萬不要回屋,還有挨著牆的地方也不要去,我去看看安子他們。”
李清瑤點頭,然後招呼孩子們搭地震棚。
趙東平趕緊來到後院,看到尤鳳霞母子都平安,他才鬆了口氣。
“你帶著新新跟我去中院,和安子他們在一起。”
尤鳳霞點頭,帶著兒子尤楚新去了中院。
趙東安和何雨水帶著兩個兒子站在院裡,大夥都不敢回屋。
趙東平說道:“安子,還有餘震,你們千萬不要回屋,待會你們搭地震棚,讓鳳霞和鑫鑫在你們中院。”
趙東安點頭,然後和易中海商量搭地震棚的事。
回到後罩房,家裡的地震棚已經搭了起來,地震棚是趙東平從空間裡拿出的大號帳篷,拿了兩頂。
李清瑤看到趙東平問:“雨水她們呢?沒事吧?”
“沒事,大夥都沒事。”
“哦,那你怎麼不讓他們來這裡?中院那麼多人,就是搭地震棚,人多也擠。”
趙奶奶說道:“就是,咱們一家人在一起才安心。東平,你去讓安子帶著雨水和孩子們都來,咱們這地方大。”
趙東平點頭,李清瑤想了想又說道:“讓鳳霞母子也來吧,也不差她們兩人。”
趙東平頓了一下,沒說什麼,就讓兒子趙初陽去叫他們來。
兩個帳篷,一個男的,一個女的。
趙東平又從屋裡拿出一套鍋具,打算這幾天就在帳篷裡吃住。
很快,淅瀝瀝的雨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