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萬曆新明 > 第七十七章 科道

第七十七章 科道(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HP白薔薇與劍重生50年代帶著妹妹吃飽穿暖四合院:災年屯糧心不慌穿越古代捲入皇室震驚!主神老婆竟是我自己飄飛的殘葉被挖根骨後小可憐成了掌門心尖寵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四合院之我的媳婦有點多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一統大宋仙秦:從沙丘宮變開始

六月的南京,因杜牧《泊秦淮》而盛名傳於天下的秦淮河上,細雨正如絲。這細雨在河中擊碎槳聲燈影,卻只能淋在花船上文人騷客的筆端,更澆不滅這風華煙月、金粉薈萃的六朝風流。

琴聲淙淙,吳儂聲軟,餘懋學已在畫舫上微醉。同桌上的姚弘謨把玩著酒杯,在風塵粉黛環繞中笑道:“行之好文章!老夫把玩揣摩,如飲烈酒,如聽大江東去詞,擊節暢懷!”說完,對旁邊的錄事道:“拿大觥來,老夫今夜興盡方罷。”

餘懋學字行之,婺源人。隆慶二年進士,此際三十一歲。本為官場新嫩,但大明官場並不一定以資歷和品級論英雄。

姚弘謨以四品之尊,與餘懋學等七品給事中和御史同席飲酒,呼朋引伴,在大明為常態。

成祖以後,明代六科的人員選拔,用“行取”之法。昔日進士榜上學渣,不能留京為翰林、京官的,還有一條通天大道,即“蘭臺捷徑”。

“國家定製,必選部寺之英,郡縣之良,老成練達,力有擔當者始授。”當初外放郡縣的二甲開外進士,有了工作經驗後,一旦被選為科道官,“俟有勞績,兩轉而擢京堂,不期月而簡開府,年例則一歲而轉方面,誠重之也。”雖然比不得翰林的天花板在內閣,但尚書有望。

且太祖用“科道官”,宗旨為“以小制大”,他們手中的監察大權,超過都察院的御史,職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天下萬事給事中都能管一管,權力大的沒邊。

因此別看在座的除了姚弘謨和幾個篾片清客以外,最高七品,但姚弘謨非但不會看輕任何一個,反而要巴結他們。

在座有一位隆慶二年進士,史朝鉉字貫之的,跟餘懋學一樣,現任南京給事中。聞言道:“老大人說的是,行人兄真是銅澆的心,鐵包著膽,如此攻訐當政,真我輩楷模——然則考成之法,由六科掌之,這惇大一條,尚有可榷之處。”

旁邊一個叫王頤的御史聽了,冷笑道:“荊人用考成之法,不過鉗制我等,把持輿論而已。我朝祖制,科道超然於朝廷之外,百年來出了多少前輩好漢!荊人立考成法,以內閣總領其事,我等事關考成之事需報內閣——其中禍心包藏焉,貫之莫被他哄了!”

餘懋學聽了,點頭道:“說的是,故我陳五事第一條即言及此,今上聰明果決,焉能被奸邪長久矇蔽?我等拳拳之心,必蒙嘉悅。考成法實害民之法也,若此次建言皇上未納,我下一本專門言說考成之弊害!”

史朝鉉聽餘懋學如此說,不服道:“行人兄,考成法是對著官去的,如何害民?還請解惑。”

姚弘謨聽了,插言道:“貫之,你在知縣任上短,不知這考成法害民之處,情有可原。考成之法害民之處,最大一條是將賦稅納入考成。”

“張居正說,推考成法‘不加賦而上足用’,諸位聽著耳熟否?宋神宗和王安石也說‘不加賦而國用足’,結果如何?”說完,冷笑幾聲。

餘懋學聽了點頭,對史朝鉉道:“老大人見得深,考成定了地方官賦稅任務。考成之時,你少一斗米、一斤絲都是不行的,收到九成,也最多得個‘中’。若想完課,只能催徵!催徵之害民,還用問嗎?”

史朝鉉聽了,喝了口酒,咂咂嘴笑道:“若如行人兄這般說,這徵課可不完成?”

這話一出來,把姚弘謨和餘懋學問住了。姚弘謨強詞奪理道:“朝廷賦稅,仰給東南,民力枯竭顯之有年,如今再加徵課,小民不免‘家家皆淨’了!”

他引用海瑞治安疏一句攻擊嘉靖皇帝之語,在座的心裡明白其所指,都鬨然大笑。史朝鉉想說這徵課非是加徵,也不是要催積欠,只不過是讓地方把本年度該徵的收上來,有何害民之處?但不想惹人厭煩,就把這話頭收了。

目錄
八零最強奶爸:福寶是天道親閨女四合院:老六行為,易中海破防盜墓:九門總督,打造異人家族九叔:開局前往黃泉,成渡口之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