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兗州發展(第1/2 頁)
初平三年,劉岱不聽部下勸告,堅決出城與青州來犯黃巾作戰。
七月,劉岱戰死。
任城國、山陽郡昌邑相繼淪陷。
兗州群龍無首,官民人心惶惶。
陳宮說服濟北相鮑信擁立曹操為兗州刺史,後前往州府勸說別駕、治中擁立曹操為兗州牧。
而此時,兗州除曹操外,最大的勢力當屬張邈。
於是陳宮再度請命,說服張邈。
陳留治所就在陳留縣。
“府君與曹將軍恩情似海,我家將軍常言,若其不幸死於賊人之手,家中妻兒皆可託於府君。如今刺史不幸死於賊人之手,兗州危在旦夕,而眼下能征善戰之人唯有曹將軍一人,府君何不與濟北相鮑信,州吏萬潛共同舉曹將軍為兗州州牧,一來可拒黃巾,二來也可防止其他宵小犯我兗州。”
張邈與曹操向來交好,尤其是與袁紹生隙後,袁紹幾番傳話讓曹操攻打張邈,曹操皆不肯,為此,張邈多有感懷之心。
只是,要推舉曹操為兗州之主,自己淪為其下屬,茲事體大,張邈一時搖擺不定。
他試探的說道:“孟德果敢勇略,用兵有道,如今黃巾犯境,我陳留自當廣納兵士,徵募錢糧,策應孟德。但是刺史州牧乃朝廷名爵,我等豈能私相授受?”
“孟卓兄說得好啊!”就在這時,一名士從外而入。
此人正是邊讓,邊讓善於辯論辭賦,早有才名,幾番為何進蔡邕所徵辟,一直官至九江太守,因戰亂爆發,於是請辭歸鄉。
此番陳留多有事故發生,故而被張邈請至。
“原來是邊大家,陳宮有禮了。”邊讓名聲顯於州郡,陳宮不敢無禮。
“我聽聞公臺在東郡輔弼曹操,多有止殺善政之諫,實是後生可畏。只是此番,公臺卻是急了。”邊讓以長者的語氣說道。
“哦,為何?”陳宮請教道。
“青州黃巾雖然來勢洶洶,可賊人兵眷混雜,前後相隨,賊軍中更沒有輜重糧草,只是以掠奪維持生計,如此又怎麼能長久?我等只要讓甲士養精蓄銳,堅守不戰,賊兵進攻不能,退守不能,等其氣勢低落,自然就能打敗他們。
曹操此人,閹宦之後,其志卻不小。昔日月旦評,名士許劭曾點評曰,此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今佔據一郡之地,尚且志得意滿,藐視天下。若是我等推舉他為兗州牧,豈不是驕縱其心,他日必有禍患。”
“文禮兄,孟德雖然出身不好,可是絕非奸邪閹豎之流,之前討董之時,便只有他一人西進,足以證明其誠心。”張邈連忙說道。
邊讓點了點頭,說道:“我的意思是,曹操既然被袁紹表為奮武將軍,如今又佔據東郡,名聲與實力已經足夠了。難道他成為兗州牧會把兗州治理的更好嗎?我等只要書信各郡,供予錢財,助其剿賊就是了,推舉他成為兗州牧反而陷他於不忠不義之地。”
“可是名不正則言不順!”陳宮覺得邊讓說的在理,打仗這方面,自己等人著實不如曹操,可是治理郡縣,他們可都比曹操強多了。但既然已經在曹操面前做出承諾,陳宮覺得還是有必要爭取一下。
“難道我等私相授受,就符合朝廷規章制度了嗎?”邊讓反問道,繼而又提及,“如今劉刺史戰死的訊息已經傳回了朝廷,我聽說朝廷已經派出新的兗州刺史,若是我等擁立曹操,豈不是要與朝廷作對?”
“邊大家,這西邊的訊息你我可是有目共睹,天子雖然一時逃脫董卓毒手,可是隨後便受到西涼兵士圍攻,如今派出刺史,又怎麼能是出自本心?我等困於賊兵不能發兵救援天子已是罪過,若是再因為賊人派出的刺史發生內耗,那大漢豈不是復興無望?”陳宮擔憂的說道。
張邈此時坐擁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