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簡政放權民心暢,義氣深重何需表(第1/2 頁)
就在吳用、戴宗等人開始如火如荼籌備宋江的婚禮時,秦明、孫立所率部隊亦抵達登州城下。
重遊故地,昔日身為登州兵馬提轄,如今成為世人眼中“賊寇”的孫立心中可謂五味雜陳,這種身份的轉變,如同一道無形的分水嶺,將他的過去與現在徹底分隔開來。
正當孫立恥於露面,突然發現原本對他們這些提刀拿槍的兵卒將領畏如虎狼的百姓們,如今卻多了幾分難以言喻的尊重與擁護。這種微妙的改變,讓孫立不禁好奇梁山究竟做了些什麼,竟讓官府和賊寇的身份反轉了。
步一營主將卞祥將城內防務交接給秦明、孫立後,便著手出海前往遼東。由於秦明、孫立都是新入夥的頭領,且麾下又都是新兵蛋子沒見過血,是以卞祥準備留下步二營駐守登州。
步二營石武對卞祥的決策倒是無異議,畢竟他早過了搶風頭的年紀,為眾將守好退路亦是當仁不讓。然而步二營副將柴勝卻死活不肯留下,更著脖子尋到卞祥:“我要去救人!”
卞祥一刻不答應,柴勝便一直跟在其身後,連上茅房的空隙都未放過。卞祥被纏得煩了,只好詢問了石武意見,石武知道柴勝性子,認準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考慮到眼下有秦明、孫立在登州,不缺猛將,乾脆隨了柴勝心願。
得了石武首肯,卞祥自沒有拒絕的理由。隔日清晨,步一營上下八千人,在阮氏兄弟的帶領下,揚帆出海,橫穿渤海,直奔遼河入海口。
送走最後一批援軍的石武,也未能得清閒,很快被秦明、孫立纏上詢問城內為何比他們原先官府治下之地更為安寧與和諧。
石武亦是直腸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原來登州城被杜壆攻破後,李懹帶隊將城內名聲不好的官員、地主以及市井潑皮惡霸掃除殆盡,便恢復了以往秩序,對百姓可謂秋毫無犯。加之開倉放糧收買人心,整頓吏治杜絕貪腐,有案必破有冤必雪,幾板斧下來見效明顯,以致海清河晏路不拾遺。
百姓們以為盼來了青天大老爺,加之原先官員對“梁山賊寇”閉口不言,這才導致了登州愈來愈繁華,且悄無聲息的李代桃僵還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
當然這也是梁山多年腐蝕登州守軍的成果,更離不開石秀、馬靈初期的嚴密清算,箇中細節,石武亦只知大概,因此沒有將這些暗處手段說與秦明等人。
從石武那得到答案的秦明、孫立可謂感慨萬千。他們未曾料到如此簡單的操作便能榮獲一州百姓的心,回想當初青州與登州的各級官員,都是寒窗苦讀多年熬出頭的聰明人,不知他們看到這般場景會作何感想?
不提秦明、孫立、石武在登州蕭規曹隨,繼續護一方安寧。
且說柴進一行自從高永昌登基後,便被困於遼陽府瀋州境內。由於戍守遼陽府的渤海武勇馬軍被高永昌徹底掌控,且高永昌叛遼自立的行動得到了渤海貴族的支援,是以很快席捲遼東五十多個州縣。
而金國亦反應迅速,不等局勢完全發酵,便已調集重兵,與高永昌的部下在瀋州對峙。雙方精銳斥候穿梭於荒野,風聲鶴唳,血戰不休,是以柴進不敢貿然行動,選擇暫時避於一處荒廢寺廟,以圖後計。
寺廟年久失修,屋頂漏風,牆壁斑駁,唯一的好處是四周林木茂密,為他們提供了一絲隱蔽。然而,食物的匱乏卻成了他們需要面臨的最大難題。
為了維持生計,燕青憑藉隨身攜帶的弩箭,每日清晨便攀上寺廟旁的老槐樹,射殺幾隻飛鳥供眾人充飢。雖然每每能有所收穫,但這些飛鳥的數量畢竟有限,只是聊勝於無,杯水車薪。
柴進、李助暫時還能忍受,魯智深與武松皆是身量魁梧,肚大能容之輩,幾頓下來,便已飢腸轆轆,無法忍受。
二人尋到柴進,想要外出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