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吳老太太的醒悟(第1/4 頁)
這天休沐,吳奇志和往常一樣,清晨吃過早飯,就溜達著去棲雲居給母親請安。
看到母親已經在院子裡忙上了。滿手是泥,在給作物鬆土。
就像平時在老家的樣子一樣,穿了身鬆快舒適的純棉布衣服,脖子上搭條毛巾。
身邊服侍的人都跟著站在地裡,忙啥的都有。還有端著杯子的,只等老太太累了,送到嘴邊,讓她先喝口水的。
母親笑呵呵的指點她們,怎麼把握一個度,作物怎麼叫長勢喜人。時氣上要注意什麼。
吳奇志在旁邊看了一會兒,一直惶惑不安的心,忽然踏實下來。
這才是他的母親,樂觀平和,無論碰到什麼事,都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做子女堅韌的後盾。
吳奇志求學的這麼些年,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每次遇到困難或者考不好了,前路漫漫,根本看不到前面的光明,就洩氣氣餒了,感覺前途一片黑暗。
這個時候,母親總是樂呵呵的和他說:“沒事沒事,大不了回來種地。那更好了,地裡的活交給你,娘也能享清福了,想想就高興。哈哈哈哈……”
那彷彿有魔性一般的“哈哈哈哈”,讓吳奇志每次都忍俊不禁的,鬆了口氣,就要寒涼到谷底的心,卻又溫暖平復下來。
後來,吳奇志越讀越好,中了秀才,又一鼓作氣,中了舉人,就有里長甚至縣太爺的人來為他提親,母親都一律沒有答應。
原因只是因為吳奇志自己覺得年紀還小,不想考慮這個。
吳母就真替他都擋了回去。並不考慮對方身份多麼高,或者答應如果同意這門婚事,會送過多少陪嫁。
吳母一律忽視過去,只聽自己兒子的。
所以吳奇志能走到今天,不止是他,還有他的家人,都是經歷了考驗,並且經受住了的。
再往後,吳奇志中了進士,全縣震動。縣太爺親自上門提親,許諾十里紅妝,想把自己精心教養出的大小姐許給他。
吳母卻還是拒絕了。雖然婉轉,卻又堅決。
原因還是吳奇志說要專心準備殿試,不考慮這些事。他的婚事,他要自己做主,就不在老家找了。
吳母一心聽兒子的,無論縣太爺後來又給出的附加的條件多麼動人心魄,吳母也不鬆口,完全沒往心裡去。
所以從根上看,吳母也是個心純德厚能擔的動大福氣的。
她一直在老家務農,並沒見過外面的世面,在眼界如此狹窄的環境下,卻經受的住縣太爺給的在當地看來就是天大的誘惑,這是出乎他們意料的。
像縣太爺這種地頭蛇式的人物,人心拿捏的手到擒來,對一個萬事不知道的老太太用計謀玩人心,本以為手到擒來,沒有跑的。
卻萬萬沒想到對方就是不上道,奈何你有張良計,對方卻只是一句話,兒子說了,不在當地找。這個事以後再說,不讓她管。
那她就真不管了!
縣太爺還是第一次在這種地方翻船,還翻的無可奈何,想回場都沒法回。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他還真是沒辦法。
你說,你兒子都中了進士了,以後就是大老爺了,你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你倒好,竟還和沒事人一樣,一天到晚的去地裡轉悠。
早都和你說了,地不需要你親自種了,自有人給你送過糧食來。
你還一天到晚的轉悠啥呢?你就不知道趁著這時機正好,給自己兒子應下一門好親事,一輩子都不用再操心了嗎。
這種好事,時機轉瞬即逝的事,竟都不懂關鍵時刻,惡狼撲食,要睜大眼趕緊抓住嗎?
吳母不懂,也從沒想那麼多,兒子越讀越高,她的天也越來越明媚。
每天出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