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底蘊深厚之廣州(第1/2 頁)
廣州的碼頭之上,人頭攢動,喧鬧非凡。一艘艘商船和貨船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聳立的桅杆,彷彿一片森林。桅杆林立,風帆如雲,船身上的各式圖案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商人們忙碌地裝卸著貨物,吆喝聲、呼喊聲、搬運貨物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繁榮的商業交響曲。
街頭巷尾,店鋪林立,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絲綢、茶葉、瓷器等各類貨物堆積如山,來自天南地北的商人穿梭其中,討價還價之聲此起彼伏。來自異域的香料瀰漫在空氣中,混合著本地特產的芬芳,形成了一種獨特而迷人的味道。
在這一片繁榮昌盛之中,李飛佇立其間,目光所及之處,商船與貨船交織如梭,一片繁榮忙碌之景。這水上運輸的興盛,讓他不禁心生感慨。
回溯往昔,早在唐朝之前,廣州便已底蘊深厚。自秦朝平定嶺南,將番禺縣(即如今的廣州城)設為南海郡的郡城,而後秦將趙佗建立南越國,亦建都於此。自此,廣州便一直穩坐嶺南地區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之位。
廣州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交通優勢,使其當之無愧地成為華夏的南大門。早在公元三世紀,阿拉伯商人從海路東來開展貿易,廣州漸成我國對外貿易的核心。至唐代,中央政府為強化對外貿易管理,於廣州設立“市舶使”與海關。彼時,廣州與揚州併為全國兩大港口,且廣州聚居的外國人更多,他們均在特定區域居住。那時,我國經由廣州開展的貿易已拓展至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諸國。
為推動廣州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唐朝中央政府特下令開闢大庾嶺山路。大庾嶺橫亙於粵贛兩省邊界,乃南北交通之阻礙。未開闢新道前,僅蜿蜒小徑可供通行,往來商旅唯有肩挑揹負運輸貨物,致使廣州與北方貿易備受掣肘。新路開闢後,南北通行便捷許多,廣州的貿易地位亦隨之顯著提升。大庾嶺北面有贛江及其支流谷地,南面有北江及其支流的河谷,這些河谷與內河水運為南北交通創造了便利條件。
唐朝時,海上航行的船舶規模已相當可觀。廣州作為海船的主要產地之一,據載,最大載重可達三十萬斤。當時,中國已有自主經營的船隊從事對外貿易,商船向西航行遠至印度洋和波斯灣。
在唐朝,橫貫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繁榮昌盛,中國從廣州通往西方的海上交通亦發達暢達。在這東西方水陸交通與對外貿易興旺發達的時代,廣州無疑是華夏的南大門。
正當李飛於廣州的各類貨行間悠然閒逛時,一群人的出現打斷了他的興致。只見為首一人身著深色勁裝,目光銳利,直直朝著李飛走了過來。李飛見那人偷偷亮出百騎司的令牌,微微皺了皺眉頭,神色中閃過一絲疑惑,沉聲道:“前面帶路吧!這裡不方便講話。”那人聞之,臉上瞬間佈滿恭敬,連忙彎腰做了個請的手勢,行於前方引路,最終步入一間茶樓。
進入三樓茶樓包間後,那人突然單膝下跪,聲音洪亮卻又不失恭敬:“百騎司,廣州黃組申隊,代號利劍,參見大人!”
李飛神色從容,目光審視地看著眼前之人,緩緩開口道:“你是怎麼認識我的?”只見李飛雙手抱在胸前,身姿挺拔,眼神中帶著幾分探究。
那人趕忙抬起頭,目光中滿是敬畏,額頭甚至冒出了些許汗珠,緊張地說道:“大人的畫像幾乎百騎司人手一份,我們在幾個月之前都接到的任務是發現大人的行蹤立馬上報,估計大人出現廣州的訊息,已快馬加鞭報往長安了吧!”
李飛微微踱步,若有所思,又問道:“找我有何事?”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那人越發緊張,連忙回答:“大人說笑了,屬下哪裡知曉這等機密!倘若大人想知道,不妨多等兩日,等上面的人來了便可知曉。”說完,他的頭垂得更低了,大氣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