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準備酒席(第1/3 頁)
吃過午飯,李福就開始幹活了。
根據姜思寧的畫的圖紙,他開始製作門窗的框架。木工是個精細活,對尺寸的要求很高,容不得半點馬虎。
而李福的手藝也是相當了得,從下料開始就一絲不苟,完全沉浸在木工的世界。
從他忙碌的身影,姜思寧彷彿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樣子,更覺得拉小姨他們入夥釀酒是個正確的決定。
兩天後,地基基本幹了,李叔他們再次到來,開始在地基上砌磚。
姜思寧教他們篩細沙,製作水泥砂漿,並且砌的是空心牆。
李叔他們從來沒像這樣砌過磚頭,也沒砌過這樣的牆體,都感覺非常新鮮。
念在姜思寧每天都做那麼多肉菜給他們,大家幹活也非常賣力,天不亮就來,天黑得不見五指才收工。
三天後,第一層牆體就宣佈完成。
接下來就是樓板了。
沒有鋼筋,姜思寧也不敢用混凝土樓板,而是選擇了用粗壯的木頭做梁,再鋪上厚實的木板。
這樣搭建速度更快,兩天就把樓板弄好。
上面一層也是如法炮製,到第八天就可以上大梁了。
但小姨夫翻了黃曆,吉時還要多等一天,姜思寧正好去集上採買一些上樑要用的東西,還要辦個酒席。
“小姨,要不趁今天有空,你去把竹丫頭也接過來。”
江耀蓉跟李福商量一下,便讓江耀蓉跟著姜思寧去趕集買東西,李福回家接女兒。
趕上吳大爺的牛車,兩人慢悠悠來到集上。
小姨也是高川縣的人,所以對高川集很是熟悉,而且很會持家。
“客人有9家,加上我們自家人,一共80個人,就置辦8桌好了。”還沒到市場,江耀蓉就幫姜思寧算起了賬,“每桌弄四個大葷,四個小葷,再弄四個素菜,一個湯,應該差不多了。”
她說的標準,已經是考慮到姜思寧出手大方,也不缺銀子的前提。
但姜思寧卻不這麼認為。
建房子上樑是大事,不說大辦特辦,也不能弄得太小氣。
她記得小時候跟爺爺去吃過酒席,一般都會有雞鴨魚肉,還有各種冷盤、蒸菜、燉菜……最讓她難忘的是銀耳湯。
銀耳湯甜啊,很少有小孩子能夠抗拒。
所以她決定了,就按照記憶裡的樣子弄8桌酒席,就當是懷念一下往事了。
於是她道:“小姨,你看這樣行不行。”
“你打算怎麼弄?”
“雞、鴨、魚、蹄髈,這四個整的要有。”姜思寧勾著手指頭道,“蒸扣肉、夾沙肉、龍眼和酥肉也要有。冷盤四葷四素,炒菜四葷四素,另外再一個清湯,一個甜湯,我看差不多就夠了。”
還差不多夠了?
江耀蓉一聽這不得了,地主家辦60大壽,也不能整這麼多。
最主要是這得花多少銀子啊!
“寧丫頭,要不少弄點?”
“沒事小姨,銀子不缺。”
姜思寧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看到她有錢,其他人才會想著跟著她一起賺錢,身邊能用的人越多,她的計劃才能越順利。
“可明天中午就要吃了,這麼多菜,我們也做不出來啊。”
鍋都不夠!
更別說蒸籠這些了。
“這簡單,”姜思寧指了指面前的天然居,“那些難做的就讓酒樓做,家裡就做點炒菜和湯就行了。”
跟著姜思寧走進天然居,老闆柏寬親自接待。
上次一條大蛇他賺了一大筆,現在看到姜思寧就像見財神爺一樣,連稱呼都變了。
“姜姑娘,今天沒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