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炮轟濟南城(第1/2 頁)
“司令官閣下,八路軍開始進攻了,他們動用了大規模的炮群,而且從聲音判斷,數量至少五百以上,而且至少有一半是100毫米口徑以上的榴彈炮!”
第十二軍參謀長一臉驚慌地對著土橋一次中將說道。
聽到這個訊息,土橋一次中將心中一驚,但他還是強裝鎮定地說道:“慌什麼,這濟南城牆堅固,更何況八路軍作為華夏部隊,他們不會拿著他們的大口徑榴彈炮轟擊濟南城的!”
土橋一次中將認為,八路軍應該會顧忌到濟南城中的文物和古蹟,不會輕易使用大口徑榴彈炮攻擊城市。然而,他沒有意識到,陳浩的想法與傳統觀念不同。
陳浩對於為了保護所謂的文物古蹟建築而去犧牲戰士們的生命嗤之以鼻。在他看來,保護文物和古蹟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犧牲戰士們的生命為代價。保護文物也好,保護古蹟建築也罷,都應該建立在保障戰士們生命安全的前提之下。
此時的濟南城,八路軍與日軍正在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在這個關鍵時刻,時間緊迫,八路軍必須迅速攻克這座城市。
要知道小鬼子的援兵正在火速趕來,如果因為過度擔心破壞文物等問題而無法迅速結束這場戰役,那麼整個戰爭的結果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甚至導致整個戰役的失敗。
這樣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不僅會讓無數士兵失去生命,還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命運。
因此,陳浩認為,不能因為一時的顧慮而耽誤戰機,必須果斷採取行動,儘快攻佔濟南城。
在戰役開始之前,陳浩便向延州及八路軍總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指出,濟南城地勢險要,城牆堅固,城內還有城中城,防守嚴密,如果僅僅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不敢使用大炮和坦克等重武器攻擊城池,而是採用普通手段攻城,那麼即使攻打數天幾夜,也未必能夠攻破城門。
戰鬥一旦陷入膠著,等日軍的援兵抵達,進攻濟南城的八路軍部隊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甚至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因此,陳浩建議在確保居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對一切頑固抵抗的敵人實施火力打擊,以迅速攻克濟南城。
延州和八路軍總部經過全面考慮和深入討論後,最終做出了決策:保護文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取得戰爭的勝利,在權衡利弊之後,他們同意了陳浩的建議,並明確表示:“只要能儘快攻克濟南城,除了民居,任何敵人頑固抵抗的地方,都可以實施火力打擊!”
這個決定體現了延州和八路軍總部的決心和勇氣,他們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為了實現戰略目標而果斷採取行動。
同時,這也是對陳浩等前線指揮員的信任和支援,相信他們有能力在保證居民安全的前提下,靈活運用戰術,取得戰役的勝利。
從王舍人莊到濟南城東面的永固門和永靖門距離很近,只有幾公里。因此,快速反應旅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趕到了目的地。
第17師團採取了以濟南內城為防禦核心的策略,他們把師團的炮兵聯隊全部部署在了城內,並利用城牆作為掩護來構建陣地。這樣一來,他們可以有效地抵禦敵人的攻擊並給予反擊。
此外,各個步兵聯隊也將自己的步兵炮和擲彈筒等武器裝備全部搬到了城牆上,形成了一個遠近結合的炮火覆蓋網路,使得敵人難以突破防線。
按照作戰計劃,快速反應1旅和炮兵1旅的任務就是從東面進行攻擊,利用坦克和炮火的優勢,突破城門,殺進城去!
但是這種戰術也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將小鬼子的重火力摧毀掉,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一旦開始攻城,那麼戰士們將會處於小鬼子的火力壓制下,這會導致嚴重的傷亡,而這種後果是他們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