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母女相逢在鳳城(第1/4 頁)
早上起來,劉江很快地殺好了一隻大公雞,煮了個香噴噴地氣味四散開來。
劉江又打來一壺酒,拿著一把香,在伯父劉天年的帶領下,劉江和袁佳怡他們三人,爬上了可可西里東邊的蝦雄山,來到山腰處一面絕崖邊上,這絕崖邊正中間有一個不大也不小的山洞,洞口如一扇門大,往裡深達兩米多,站起來不碰頭,可容納一臺人在裡面吃飯不擁擠。
在石洞的盡頭,劉天年伯父用石塊砌出一個大墓,這個大墓,前面和左右兩邊都是用石塊砌成,後面是石壁,墓前有一塊較大較高的石塊,算是墓碑,頂端是用大石塊做成的墓蓋,石蓋上面還團起一個尖尖的土堆。
劉天年伯父把劉偉真老師和蘇玉的屍骸撿好入壇拿到山洞以後,先砌好了前面和左右兩邊的石圍後,再把劉老師和蘇玉的遺骸金壇放進石圍裡,把金壇安放好,又找來大而長平板的石塊,穩穩當當地蓋過石圍上面,把個裝有陸老師和蘇玉的金壇覆蓋得嚴嚴實實,不讓山裡的蛇鼠野獵等動物侵擾到墓穴裡的金壇,如此,一個巖洞裡的合葬墓就大功告成了。
金壇是泥壇的尊稱,泥壇也就是泥缸,有孿蓋,即第一層蓋在缸口上,第二層覆像戴帽一樣蓋過缸口外面,雙層保護著缸裡面的遺骸,如墓穴有雨水沿著墓蓋石塊漏下去,水滴到達外層缸蓋時,就會沿著缸邊滴落下土裡去了,絕對不能再透進裡層內蓋滲到缸裡去,侵擾著親人的遺骸。
可可西里對泥壇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
金壇也叫尼壇,傳說在佛教文化中,尼壇是比丘尼受戒的地方。比丘尼是佛教用語,是那些滿二十歲受了戒的出家女子。比丘尼是梵文bhikkhuni的音譯,又作苾芻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門尼等,這些出家修行的女性,需要遵守嚴格的戒律,通常在寺院中修行,並依靠化緣為生。宋朝時期,由於宋太祖不允許比丘尼到僧侶中受戒,因此特別設立了尼壇供比丘尼受戒使用。
而在傳統藝術品中,在某些文化背景下,泥壇可能是一種傳統藝術品,這些泥壇通常用於存放酒或其他液體,並且具有裝飾性和文化價值。
在民間,泥壇可說是一種傳統的家庭儲存容器,用於貯存食物或其他物品。這種泥壇通常由黃土泥巴製成,形狀古拙,製作過程經濟簡單。
因些金壇或泥壇的具體含義,取決於其所使用的環境。在佛教文化中,它指的是比丘尼受戒的地方;在網際網路文化中,它指的是NGA遊戲論壇;在傳統藝術和民間文化中,它可能又是一種具有裝飾性和文化價值的藝術品或家庭儲存容器。
劉天年伯父和父親劉天陽把裝有陸偉真老師和蘇玉遺骸的金壇背上山去,在山洞裡建好了陸老師和蘇玉的合葬墓,就對可可西里的人們說,這裡的墓是他劉家的祖宗墓,任何人都不能動彈他們劉家祖宗墳墓的一粒土,否則,人動人死鬼動鬼滅,還在每年的清明先來祭掃了這個墓,才到別處去掃……
袁佳怡一來到山上的巖洞裡,看到生父的墳墓,她一骨碌地跪下,失聲痛哭起來:“父親啊父親,二十二年來,不曾知道有過你!今日伯父才告知,原來我的生身之父在這裡!你聽到了你二十二歲後的女兒第一聲叫你做父親了嗎?你聽到你女兒二十二歲後第一聲哭你了嗎?嗚——鳴——,我命運多舛的父親啊,是那些惡魔在我降臨到你面前的前夕,惡狠狠地將我們父女倆活生生分開,我生離了你,你死別了我,嗚嗚嗚——,嗚嗚嗚——,你未見過親生女一面,我也未見過生身父一面,多可惡的封建宗法勢力啊,多可惡的時代毒瘤啊,嗚嗚嗚——,嗚嗚嗚——,……”
聽著愛妻袁佳怡撕心裂肺的哭喊,劉江也抽抽噎噎起來。他一邊抽噎,一邊把花中摘來的竹葉鋪在墓碑前,然後把帶來的大公雞擺在青青的竹葉上,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