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如何發放賑災糧(第1/3 頁)
關鵬帶著7歲的兒子洗了個戰鬥澡,搓下來的汙垢估計都有小半斤重。
屋內的妻子和老孃忙活著煮薑湯,順便再燒兩鍋熱水備用。
待到父子倆洗完進來,薑湯正好出鍋,便各自狠狠地灌上一大碗。
秋天裡沖涼水澡,體溫難免流失。
父子倆蹲在廚房的灶臺邊,將身子暖了暖,然後才去檢視雨勢。
外面的雨幕十分密集,像是要把小半年的虧欠全部補上。
雨水落到了院子裡的桶盆內,很快便裝滿了。
關鵬皺眉看著,有些心疼那些溢位木桶後流掉的水。
家裡就這兩桶三盆,接滿了也不夠這兩天使用。
他咬了咬牙,再次衝進雨裡,拎起水桶就往廚房裡送。
將水倒進大缸裡,然後將空桶放回院子繼續接水,剩下的木桶和木盆也是一樣,迴圈往復,一副要將水缸儲滿的架勢。
妻子感覺這樣不行,便溫聲勸說道:
“才剛洗的澡,弄溼了豈不是白洗?”
“總在雨裡泡著也不行,容易得風寒,要不還是把水缸搬到外面吧?”
關鵬抹了把臉上的水,望了望廚房裡的水缸,搖搖頭。
“水缸太重,外層又打滑,要是滿了,都沒法搬進廚房去。”
妻子看了看院子,又道:
“搬不了就放在外面吧,也沒隔多遠,需要時用水桶運進來就是。”
“不過得做個木蓋子蓋著,不然沙塵蟲子什麼的落進水裡,就不太好了。”
關鵬想了想,覺得有道理。
擦乾手,將廚房的大水缸搬到了不遠處的屋外。
他回到臥房換了件乾淨的衣裳,接著進雜物房,翻翻找找尋到合適的木板,埋頭做起水缸的蓋子來。
諸如關家這樣的人家還有很多。
大家忙活了一陣後,把所有能接水的容器都搬到了屋外。
剩下的便不管了,等著雨停後直接用水就行。
爺們兒還能豪邁地在院子裡寬衣洗澡,但女人和孩子們就不行了。
天氣太冷,婦孺多半畏寒,只能燒了熱水在室內清洗。
時隔小半年,榆州的老百姓終於能把身上沉積已久的汙垢洗刷乾淨,夜裡清清爽爽地睡上一覺。
這一夜大家都睡得很香。
往常的愁眉苦臉隨著雨水的落下而舒展,久違的甜夢裡,彷彿又見到那稻香滿田、麥浪翻湧的美好景象。
雲楨感覺古人比現代人含蓄多了。
想當初給末世位面第一次降雨時,那轟動和呼喊聲簡直堪比奧運會開幕式。
古代位面就安靜很多。
雖然也有不少人喜極而泣、感謝老天,或者高呼著“下雨啦!旱災過去啦!”之類的。
但聲音不算多也不算大,總體上比較文靜。
當然,雲楨也不是全程關注著他們。
發現有很多人在雨裡沖涼洗刷時,她直接走開了,半小時後才回來檢視情況。
系統目前只解鎖了榆州地圖。
對於剛好和榆州接壤的地方來說,就會出現“往前一步是大雨,退後一步有晴天”的特殊場景。
周邊有村鎮察覺到異狀的,紛紛拎著木桶木盆到榆州邊上接水。
倒也間接幫助了不少解鎖區域外長期缺水的老百姓。
這場雨持續了3個小時。
雨勢非常大,對地下水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第二天,榆州的人們起床時,甚至發現乾涸的水井裡都有了一層清水。
水量不多,一次可能打不出一桶來。
但旱情明顯緩解,眾人都感覺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