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試妙醫術(第1/4 頁)
上章說道妙玉和蓮心,
在荷花池遇到香菱,
說了一會子話,
兩人就往稻香村而來。
不一會,過了那紅磚綠瓦的怡紅院,前面就是沁芳橋。但見前方柳堤兩邊,右手沿湖岸處是一地的梧桐芭蕉;近湖岸處,就是寶玉的親妹妹、三姑娘探春住的秋爽齋。
而左手,則是有鳳來儀的瀟湘館。
妙玉自然知道這裡是黛玉的住處。
可她一個出家人,如果不是像今天這樣,沒有特別的緣故,是不可以去姑娘們的住處的。更不用說,剛經過的那一出紅磚綠瓦處的怡紅院了。
這個規矩,妙玉自然知道。
這座櫳翠庵,雖然是世外桃源般存在,但畢竟是賈府園內的,家養的庵堂。
過了瀟湘館,右手的藕香榭赫然映入眼簾。原來心裡念念不休的荷花,在這裡也繁茂得很。
而左手處的蘆葦塘,還沒到映月的時候,更不用提映雪了。
待過了這一處山崗向前,遠遠的“杏簾在望”的旗牌子正立在馬路中間。右手的暖香塢和蓼風軒,就是西府四姑娘惜春畫畫和常住的地方。
那惜春也是個極有悟性的。
上次惜春的丫鬟來,再三對蓮心說,四姑娘想來拜會妙玉師傅,只可惜妙玉還未得閒,與那四姑娘一會。此刻見了惜春姑娘的住處,自然生出不巧可惜的心意來。
人和人的交往,總是過一天少一天。
上次約的時間到如今,不覺就已過了近半年。讓妙玉心生感慨之餘,不由期待起和這位四姑娘的會面了。
話說這妙玉隨著蓮心,來到稻香村的村口處,只見這裡,就是被賈政稱之為世外桃源的稻香村,於綠樹掩映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築就矮牆,牆頭皆用稻莖掩護。村子的前後,竟有幾百株杏花,這時節青杏已熟,到處都是杏子說不出的甜香。
往裡面走不遠,數楹茅屋隱約可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種新條競發,一派生機。而沿路隨其曲折,編就的兩溜青籬,這時的迎春花僅剩繁茂的枝條。五顏六色的薔薇,卻正開了一牆。
再前行,但見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其近處分畦列畝,佳蔬菜花,都是頗有一番精細耕作的模樣。
想來這裡的主人,
不是個養花種菜的能手,
也是個愛花吃菜的行家。
早有丫鬟看見,守在村口等妙玉,就有進去通報的,妙玉算準了起身前去,只見裡面走出為首的,正是寶玉的親嫂子李紈。
只見這李紈看上去不過二十來歲的少女年紀,卻是和蘭哥兒孀居了多年了。身上穿得淺蘭色的竹布褙子,月白色立領小襖,同色布裙,和身處的公府內堂的富麗相比,越發顯得簡樸清素。自有一份素雅恬淡的成熟之美。
再往上看去,髮型是簡單的桃心髻,唇色自然,重點放在了眉眼上,修眉聯狷,鳳目秀長,眼神含蓄中,卻透出一絲幽怨。
而衣領上用到了白色小朵雛菊為主花卉,配蔥綠底色。
那《石頭記》說,這李紈本也是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偏這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因此這李紈雖然青春喪偶,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妙玉看得真切,知道李紈身為大奶奶,卻是一味守拙養正,倒也是個明白人。
看來這賈家,
早晚竟是得靠她,
再扶起來。
於是少不得上前雙手合十施禮,口頌佛號,因說道:
“貧尼何勞大奶奶親迎!這廂施禮了!”
李紈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