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漢武帝2(第1/2 頁)
“漢武帝採用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從儒家成為了封建帝王的統治思想。”
漢之前的百家震驚的看著儒家的人。
看不出來,你還有這本事。
儒家的人則恨不得去漢武帝以後的時代去。
秦始皇則不斷的思索著,這不對啊!
儒家思想是不錯,但是作為統治者的工具,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除非,儒家改變了他們的學術核心。
恐怕和先秦的儒家早就不一樣了,這倒也是豁得出去。
李斯臉色難看,作為一位法家的堅定支持者,你儒家能活過秦朝算我輸,我李斯說的,看我不摁死你。
“當然此時的儒家已經不是春秋戰國的儒家了。
而是摻雜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形成了外儒內法的霸王道糅雜,也就是從這以後,儒家就在修改自己核心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李斯,呵!
百家,原來你是這樣的。
先秦時期的儒家子弟,我們挺了一輩子的腰折了。
秦始皇沉思:這樣啊!這天下都是朕的,所以諸子百家都應該來咸陽給朕幹活不是嗎?
只有農、墨法這三家幹實事人太少了。其他家都要給朕動起來。
“他還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古代絲綢之路。”說著鹿呦鳴開啟影片【一口氣看完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他帶回的可不止葡萄乾。】
張騫啊,這麼多年了,他還活著啊!漢武帝懷念著。
【約公元前164年,張騫出生於漢中郡固縣,(今陝西省固縣)的一個農民之家,歷史上對張騫早期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司馬遷在《史記》對其也只是一句“漢中人也,建元中為郎”帶過。】
隨著講解的開始,出現了一張絲綢之路的路線圖,鹿呦鳴趕緊暫停。
“快快快,來抄作業哈!”各朝皇帝,在抄了,在抄了,特別是造紙術還沒出來的朝代刻刀都要冒出火花子了。
【漢武帝時期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
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
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趁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透過出使西域帶回了西域的苜蓿、芝麻、蠶豆、核桃、葡萄、石榴等作物,並且還將自己在西域所見到的一切資訊也都帶了回來。
使得那時的人們對西域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和認知。】
看著地圖上那麼多國家的名字,秦始皇:朕也想要。
【還有一些從西域傳過來的動物啊什麼的,大家都趕緊記一下,都挺有用的。】
秦始皇看著眼前一排抄作業的人,快快快,趕緊記下來,到時候咱們派秦兵過去,把這些寶物都護送回來。
漢武帝此時也急忙派人抄著,畢竟張騫剛走,還沒回來,這該死的匈奴人居然俘虜我大漢使臣,那就別怪我派人去接了。
唐朝,雖然此時絲綢之路已經開通了,但是有很多物品人們還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少走20年彎路啊。
“小姑娘,給朕講一下朕的大漢雙子星吧!朕想聽。
”看著漢武帝發出的要求,鹿呦鳴當然同意了,畢竟這是你的主場。